查中海油番禺事件 要大行解釋<br>證監嚴打藍籌放風

查中海油番禺事件 要大行解釋
證監嚴打藍籌放風

【本報訊】證監會決心嚴打上市公司管理層向分析員選擇性披露股價敏感消息,已要求多家證券行提供有關恒指成份股中國海洋石油(883)的研究報告,調查是否有分析員在中海油公開宣布番禺海上氣田儲量增加及計劃派發中期特別股息前,得到中海油管理層「放風」。

據現有的條例規定,證監會負責監管證券行及證券分析員,港交所(388)負責監管上市公司。證監會今年5月公開譴責高盛著名地產分析員丁竹筠,指她在01年3月新世界(017)公布中期業績兩日前,撰寫報告引述新世界管理層表示盈利轉壞,因而大幅調低新世界的盈利。事件也觸發港交所要求包括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在內的4名董事出席聆訊,但雙方正進行法律訴訟。

股價兩日升13%交投激增
本報獲悉,證監會繼續「打老虎」,並集中人手處理涉及廣大投資者的藍籌股,以向市場傳遞明確的「嚴打」訊息。證監會近日逐一要求各大證券行提交報告,解釋證券行分析員在中海油7月28日以電話會議形式、宣布番禺海上氣田儲量增加及計劃派發中期特別股息前,有否發表研究報告,預先向客戶披露相關消息,並要求解釋有關消息的來源,以及該行客戶是否在得到有關消息後買賣中海油股票。
據了解,證監會已掌握初步資料,得悉有某「大行」在電話會議之前,已發表相關報告,指番禺海上氣田儲量增加,以及中海油極可能派發中期特別股息,並建議客戶買入。在消息正式公布後,中海油股價在7月28日上升4.1%,翌日再升9.06%,成交金額也大幅飆升。
證監會會否向該「大行」開刀,視乎能否掌握證據,證明該分析員是由中海油管理層中得到「選擇性披露」的資料,抑或因為熟悉業內情況,提供獨特的研究成果。

何謂敏感消息具爭議
不過,有關調查也具爭議性。首先,相關資料是否屬於「股價敏感資料」已有爭議,因為業務與中海油類似的中石油(857),其屬下的內蒙古長慶蘇里格氣田探明儲量新增了142%,但該公司以未入帳為由,故沒有正式公布,但有關消息經內地及香港傳媒披露後,中石油股價未見特別波動。
至於中海油可能派發特別股息的消息,由於派息的決定仍未落實,並非既定事實,加上中海油股價上升的同時,其他石油股也向好,故增加了證明這是股價敏感消息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