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拍了多間食肆和商店。
「祥記麵家」牆上還掛着我在《壹週刊》寫的食評,已殘舊。看日期,是一九九三,真想不到那麼一寫,就是十年。
老闆娘回憶:「刊登當年時,有個香港客,一下船就拿了你這篇東西找上門,說要蝦子撈麵,一吃三碟,真是麵癡。」
另一間做得很出色的麵家叫「六記」,麵固佳,所打的雲吞皮,名副其實如紙般薄。一大片皮包了肉炸出來的雲吞,沾着懷舊醬吃,天下絕品。所謂懷舊醬,是酸甜醬中還炒了魷魚、豬肚、豬心等等。單單這碟東西,當菜送飯也行。
約好了晚上十點鐘去的,當晚豪雨,好不容易抵達,見門口有張相片,是曾蔭權和老闆李明佳的合照。
前次在水翼船中遇到他,問說有甚麼好介紹?我把那張殘舊的六記名片交了給他,店中澳門各部門的大官照片反而沒有,不知道會不會生氣?這是開玩笑罷了。他們怎麼會動怒?芝麻綠豆,小事一回。
飯後李明佳堅持開車送我回酒店,我對他的技術沒信心。女兒說要當司機,雖然是新牌,但畢竟年輕,眼睛明亮,最後還是拗不過李老闆,傾盆大雨之中從沙梨頭送我到文華東方,兜了好幾個圈,老半天才到。
翌日介紹「金庸圖書館」,開在新馬路大道上,手信街的對面,地點顯著。
館中有查先生的手稿及最初出版的合訂本,還有許多外國翻譯的書,很有看頭。
「金庸圖書館」做得有聲有色,前往觀看的各地遊客眾多,查先生的存在,在外國的話,已是國寶級數,金迷無數。身為香港人,而香港沒有圖書館,讓澳門去辦,真是的!香港旅遊發展局,頭腦是不是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