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拒絕採用通脹目標,作為制訂利率去向的指引,理由是他「高度質疑」制訂通脹目標可改善決策工作。
格林斯潘昨天在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發言時說,由於美國經濟過於複雜,故聯儲局不能透過「以規則為基礎的模型」去制訂貨幣政策,而當局現時採用的「風險管理」方法,較適用於決定貨幣政策,因決策官員可利用本身的判斷來評估不同政策的影響。格林斯潘沒有評論短期經濟前景。
全球目前有多家中央銀行採用通脹目標,包括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聯儲局部份決策官員亦建議聯儲局訂立通脹目標,理由是聯儲局現時的貨幣政策決策方法缺乏規則,只憑判斷力來作出決策。
另外,根據聯儲局一份研究顯示,美國就業市道未有因經濟復甦而明顯改善,主因是當地經濟出現結構性改變──經濟復甦主要受生產力上升推動,而非由於職位增加,這情況可能威脅該國經濟復甦。
美國就業市道通常在經濟衰退結束後約3個月開始轉好,當地經濟已復甦近一年半,但職位仍沒有增長。
聯儲局在名為《結構性改變是否導致失業性復甦》(HasStructuralChangeContributedtoaJoblessRecovery)的研究報告中說,美國在1990年前的4次經濟衰退期間,不少臨時工遭解僱,而他們在經濟復甦後很快找到工作。但過去數年愈多職位永久地消失,由於生產力提升令企業減慢招聘員工,加上企業在90年代過度擴張,以及愈來愈多公司僱用臨時工,這些因素亦不利就業市道。
倘美國人因擔心失業而不願消費,當地經濟未必能持續加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