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實控股(363)終於以7.02億美元(54.76億港元)代價,將有回報保證的上海高架路售回上海市政府,失去主要盈利來源;上實同時斥資18.87億元購入滬寧高速公路上海段,及投資2.36億元於水務公司。董事長蔡來興承認,這些項目短期內的回報率會低於高架路。
上實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則未受顯著影響,純利微升1.28%,至4.91億元。有關協議追溯至今年1月1日生效,故今年上半年上實沒有高架路的營業額及經營溢利入帳,但有3億元人民幣(2.83億港元)「稅後補償」。
該筆收入相對去年同期公路的純利貢獻3.45億元,減少17.97%。上實行政總裁呂明方不肯透露補償的計算方法,只說這是「妥善處理」的方案。上實下半年將不會再有來自高架路的收入,這方面的收入過去佔上實純利的67%。
呂明方又透露,新收購的26.04公里的滬寧高速公路上海段,將會由四車道擴建至八車道,但他不肯透露投資時間、投資額及是否需要徵地及拆遷。如以浙江滬杭甬高速(576)四車道擴建至八車道計劃為參考,接近上海的一段79公里需要徵地的造價為23億元人民幣,滬寧高速擴建約需7億港元。
上實以20億元人民幣(18.87億港元)收購滬寧高速,呂明方透露,該公路去年車流量達1500萬架次,平均每輛車收費15元人民幣,車流量年均增20%,但他就不肯透露該公路的盈利狀況。
證券分析員對上實全年盈利預測分歧,由5.13億元至13.95億元不等,由於上實並未披露兩個新項目的回報情況,多位分析員昨日均抱怨很難預測上實盈利,但他們對於上實增加中期息派發比率,由每股盈利的28.57%增至34.35%,普遍表示滿意。
北京去年9月宣布地方政府不能向基建項目提供回報保證,有關項目必須在去年12月底前處理。上實與市政府商討了接近1年,在限期過了8個月後才決定處理方法。
蔡來興說:「很難說新老項目哪一個比較好,老項目有回報保證,但一直走下坡路,新項目特別是水務項目的盈利增長前景好,固定回報項目很難超越。」高架橋本來的回報保證為15%,現已降至13%,但蔡來興透露,新收購的項目,內部回報率只在8%至12%,12%更是建設部對水務項目的回報率上限。
上實控股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簽署框架協議,合資組建一家名為中環保水務投資公司,各佔50%股份,註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即上實出資2.36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