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的資料顯示,上月份的食物中毒個案較前月增加近三成,部份個案涉及兩間位於旺角及將軍澳的酒樓,四十二人在兩酒樓用膳後,出現集體食物中毒情況。
衞生署上月共接獲四十四宗食物中毒呈報個案,較六月份的三十四宗增加兩成九,共有一百六十八人受影響,人數亦較六月的一百一十九人多。該署發言人表示,上月發生的食物中毒個案中,部份是集體食物中毒個案,涉及兩間酒樓。
其中一間酒樓位於旺角區,二十八人到該酒樓進食過冷盤後,出現腹瀉及嘔吐病徵,但全部毋須入院。化驗結果顯示,有關的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懷疑酒樓存放食物的溫度不適當,以及不適當處理生熟食物引致交叉污染。
另有十四人到過將軍澳一酒樓用膳,進食燒味後出現食物中毒病徵,全部毋須入院。衞生署在病人及處理食物人士的糞便樣本中,驗出沙門氏菌,相信是處理食物人士不潔,污染食物,導致集體食物中毒。
衞生署表示,由於夏天天氣熱,溫度上升令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體增多,因此食物中毒的個案增加,呼籲市民小心飲食。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就表示,導致食物中毒的細菌,如金黃葡萄球菌等,可以在室溫下滋長,因此呼籲市民注意存放食物的溫度,並小心處理食物,避免生熟食物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