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被指誇大伊拉克武器情報的醜聞愈鬧愈大,外界預期多時、被視為「棄車保帥」的局面,終告出現。首相貝理雅周四就武器專家凱利自殺案聆訊作供,揚言政府若有誇大情報,「我早已辭職」後,事件中關鍵人物、他的新聞主管坎貝爾周五宣布請辭。
情報醜聞始自今年五月底,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吉利根指政府誇大伊拉克武器報告。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坎貝爾一直是眾矢之的。但他周五透過首相府發表聲明中,強調今次風波發生前已決定求去:「我們在今年四月已同意,我肯定會在今夏離去,現在我的辭職決定,已正式通知首相。」
坎貝爾在聲明中說,他的家庭為他的工作付出了代價,他去年夏天原已有意辭職,但鑑於伊拉克當時的局勢發展,貝理雅叫他留下主理關於伊拉克的宣傳政策,他才繼續做下去。
副首相彭仕國亦表示,坎貝爾過去十二個月來,一直有跟他談辭職之事。
首相府發言人證實,坎貝爾將會在幾星期內離職,但未訂下確實日期,繼任人選亦未定。坎貝爾的同居女友米勒原也是首相夫人彭雪玲的顧問,她會在同一時間離開首相府。
坎貝爾是情報門醜聞的最關鍵人物。吉利根指他去年九月向情報部門施壓,在伊拉克情報報告中誇大其辭,其後高調要求BBC承認報道失實的又是他;吉利根的線人凱利在身份被公開後,上月於強大壓力下自殺,他也被指涉事。
坎貝爾本月出席凱利自殺案聆訊時,聲稱與凱利身份被公開無關,又強烈否認曾堅持在報告中,加入伊拉克可在四十五分鐘內部署大殺傷力武器的內容。但一封在聆訊中披露的電郵,顯示他有干預報告編寫。外界早已預期他會在本年稍後時間宣布辭職,卻想不到會這麼早。
現年四十六歲的坎貝爾,在劍橋大學修讀現代語言,畢業後曾為色情雜誌寫色情故事,後任職已倒閉小報《星期日今日報》的編輯。他在《每日鏡報》當政治版編輯時獲貝理雅賞識,九四年起當其文膽,助他自九七年起連當兩任首相。他被視為是「真正副首相」,但他引導輿論的伎倆常被政界和傳媒抨擊。
坎貝爾在辭職聲明中不忘讚揚貝理雅,說為一個「將被歷史評為帶來了偉大轉變的首相工作」,是他的榮幸。他辭職後計劃寫作、從事廣播和演講,但不想再擔當「另一個大職位」。
貝理雅發表聲明稱讚坎貝爾,指他是個「能力高和無畏的公僕」,為理想和國家奉獻,「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是他的好友。
路透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