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程樂蓀
如果說七一反廿三遊行、七九及七一三民主集會是市民以腳代手,就要求董建華落台投下了超過五十萬票;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正好讓選民真真正正以投票方式表達政見。只要不少候選人的政綱包括以下兩點要求:行政長官董建華下台;及落實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及全面普選立法會。那麼,是次區議會選舉便成為表達要求撤換不稱職特首的全民公決。
鑑於七一之後選民登記激增,顯示了市民的投票意欲有所提高。為了讓區議會選舉發揮更大民意力量,不致淪為選一些只管修渠補路、辦辦旅遊的所謂民生派議員;讓此次選舉具有促進實現民主政制的作用,並相等於全民公決,「民主倒董力量」應積極參與此次區議會選舉。
「民主倒董力量」應盡量鼓勵各區會員出選十一月份區議會選舉;以「民主倒董力量」作為政治聯繫,以「民主倒董力量」之宗旨及目標作為競選政綱一部份,並組成聯合政綱參選,承諾一旦當選後將致力促進上述宗旨及目標。從而將是次區議會選舉變成一次對董建華投不信任票的全民公決,志在以投票方式表達要求「董建華下台」、促進盡早實現普選的訴求。此舉既可壯大盡快落實政制民主化的倒董呼聲,又可令當選或日後參選的候選人不敢再對要求加快民主步伐的民意視而不見,說不定會紛紛轉向要求加快普選,如要求押後廿三條立法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