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貝理雅本來很風光。上台六年,他走着「第三路線」給工黨等於工黨的形象褪色,叫保守黨大罵他剽竊他們的政綱,可是以改革外衣和翩翩風度包裝着自己,不單止成功連任,直至本月二日,更把艾德禮(ClementAttlee)這位把二戰時給納粹德軍炸成廢墟的倫敦重建起來的英揆比下去,成為在位最長的工黨首相。
但貝理雅那悠長的政治蜜月期,終於被「伊拉克門」漩渦捲走。他走進聆訊武器專家凱利死因的法庭,還保持着笑容和風度,然後用着他在國會跟議員辯論的牛津腔英語答辯,只是他沒睡好的憔悴臉容把他出賣了。據英國傳媒報道,他為了這次步入證人欄,綵排了一遍又一遍,把供詞都背得滾瓜爛熟。慣見政治風雨,他仍緊張得像競選首相那般,因為他知道作供稍有差池,他這個首相,就當不下去。
看過凱利死因十天以來的聆訊,過程就像看電影《高斯福大宅謀殺案》般懸疑,你只會知道作供證人沒有人全盤托出真相和自相矛盾,這一點英國子民都看穿了,有人說這個聆訊只聽到謊言,但能一刀見血捅出誰迫死凱利、誰施壓誇大攻伊情報的證據卻欠奉。
沒有爆炸性的證據,加上貝理雅做足「防風」措施,由他心腹幕僚坎貝爾作供指是國防大臣禤智輝拍板要公開凱利的名字,縱然禤智輝千萬個不願意,但當幾乎所有證人的供詞都對他不利時,連首相府也「出賣」他,他最有可能人頭落地。至於另一個本可令貝理雅下台的問題──政府誇大攻伊情報,英國特務頭子斯卡利特願意說所有攻伊情報都由自己負責,貝理雅是有人給他打傘擋雨。
但即使沒有逼近眉睫的倒台危機,貝理雅今後卻面臨管治危機。道理很簡單,這次聆訊最叫人看得清楚的是,貝理雅政府內部運作的黑暗──原來一個新聞官可通過電郵發施號令修改情報,原來情報機關的情報是蒙混過關,原來政府可出賣禤智輝……貝理雅這個政府顯然對選民對公務員都沒有誠信了,沒有誠信的政府,在民主國度裏,選民還是會在票箱裏攆他下台。英國○五年就是另一個大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