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漸行漸遠 - 李怡

李怡專欄:漸行漸遠 - 李怡

有讀者在本欄的網頁留言說:「《中國日報》那個『小平』『道遠』對香港的評論是有意幫台獨找藉口拒絕一國兩制,不接受和平統一,不明白國務院為何仍容許這些反對言論刊登在《中國日報》。」
這位讀者的看法,與星期二本版吳志森的看法相同,就是群策會邀請香港政學人士,也把中共「跳將起來的反射作用」準確無誤地計算在內。使台獨人士更有理由說「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連學術交流的自由都沒有了。
近年來,台灣獨派從李登輝提出將中國切成七塊的「七塊論」,到他提出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繼而發展到陳水扁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論,現在是提出「公投」,又在護照上加註「台灣」,最新的發展是李登輝提出的「中華民國已不存在」的「台灣正名」論,台灣走向台獨已不是「漸進」式,而是相當急速的「猛進」式了。

「七塊論」、「兩國論」提出來時,台灣社會還有不少反對聲音,美國也有李登輝「製造麻煩」的抱怨。但隨着布殊上台及一度對華政策的逆轉,台灣當政者也看清楚了,美國有《台灣關係法》的對台保證,中共若對台動武,美國必有反應。於是有恃無恐。而為了爭取在島內贏得民心,從而贏取選舉,就把台獨的調子愈唱愈高了。
台灣已漸行漸遠。社會民意儘管仍傾向「維持現狀」,但對台獨的論調與行動,多數人已不拒絕。過去還有少數人支持「一國兩制」,現在已沒有任何一個政界人士支持「一國兩制」了。在群策會舉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研討會時,國民黨主席連戰公開表示不可以接受「一國兩制」。此外,民調顯示,百分之五十七的台灣人支持舉行台灣參加世衞組織的公民投票,百分之六十的台灣人贊成「一邊一國」。更重要的,現在連國民黨、親民黨也不反對公投,不反對「一邊一國」的提法,並認為他們主張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其實質含意就是現階段仍是「一邊一國」。

為甚麼台灣社會有這樣的變化?可以說,這完全是拜中共所賜。中共一方面繼續在沿海部署指向台灣的導彈,另方面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打壓也不遺餘力。「沙士」肆虐時,不但疫症從中國大陸傳入台灣,而中共又力阻台灣與世衞接軌,連台灣作為世衞觀察員都要封殺,卻又假惺惺地表示要向台灣送出抗炎物資,以致連國民黨、親民黨人士都表示,台灣百姓因沙士而對中共「仇恨益深」。最近,在阿扁提出要「在一邊一國之下實現三通」而中共又斥之為無誠意的情形下,一貫主張「三通」的國親兩黨,也決定暫時擱置「三通」的主張矣。
中共忘了過去「統戰」的傳統?中共不了解台灣的真實?還是中共變蠢了?都不是,是形勢不同了。中共國力增強了,財大氣粗了,為甚麼還要像統戰時期那樣,對不同政見人士、對中共看不起的台灣低聲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