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澳門警方在一個建築地盤進行大規模反非法勞工行動,拘捕了多名非法勞工,包括二十二名來自香港的黑工。
由於事件尚在調查中,究竟香港建築工人到澳門當黑工是個別的現象或是相當普遍的情況,到現在還不能確定。但我們認為今次事件很值得特區政府的重視及關注,因為香港工人要到澳門做黑工的情況一方面反映香港跟珠三角其他地區的經濟差距大幅拉近;另一方面也顯示本地的勞動力市場依然非常疲弱,不少重點行業根本沒有在近期的刺激經濟措施中受惠。
應該看到,只要是有出入境自由的地區,都難以禁絕居民到外地當非法勞工、當黑工的情況,香港居民到外地如加拿大、英國當黑市勞工也不是甚麼新鮮的事。但是港人到加拿大、英國等發達國家當黑工既是為了賺取較高工資,更是為了移民的需要。可是澳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動力一直比香港差一截,工資水平也有距離,香港工人過去根本極少到澳門尋求工作機會,更不要說冒着犯法的危險當黑市勞工了。現在卻突然發現有好幾十名香港建築工人在澳門當黑工,實際的數目可能更多,這樣的轉變充份說明香港過去在區內的火車頭角色、領先角色已大打折扣,香港工人甚至被迫要到鄰近地區才能找到工作及發展機會。像這樣的轉變,難道不值得特區政府重視及深思嗎?
更重要的是,本地建築工人被迫冒着犯法的危險到澳門當黑工,說明了近期的利好消息及因素對就業市場的幫助不大。事實上,開放自由行及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協議雖然令旅遊業及部份服務業受惠,但是,這些個別行業的復甦顯然未足以帶動整體經濟復甦;不少行業特別是與地產市場相關的行業如建築業依然處於極度不景氣、極度開工不足的情況,而且短期內根本見不到曙光。也是在這樣無望、絕望的情況下,建築工人才會鋌而走險到澳門當黑工的。若果特區政府不好好關注房地產及建築行業的萎縮情況、不好好研究如何重振樓市及建築業,一心只想倚靠旅遊業或服務業帶動經濟、改善就業;那恐怕目前的樂觀情緒及氣氛將會迅速過去,失業的情況將難有改善,而香港工人到外地做黑工的問題也只會愈來愈嚴重。
(圖)澳門治安警察及海關昨日到地盤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