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點與線:<br>北韓可奪「最佳外交技巧」獎 - 林沖

國際點與線:
北韓可奪「最佳外交技巧」獎 - 林沖

如果今年諾貝爾獎評審團臨時要加設一個「最佳外交技巧」獎,北韓一定是實至名歸──稍微一個動作,就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全都哄到北京來開會;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在北京的六角形談判桌上,統統是第二主角,第一主角是北韓的副外長金永日,他背後的平壤謀臣是最佳劇本獎得主。
六方會談表面上是討論北韓核問題,實際卻是八十年代時由美國提出的「交叉承認」二十一世紀版。當年,美國提出的交叉承認,是美日承認北韓,中蘇承認南韓。過了近二十年,中俄早承認南韓,但美日在承認北韓上拖了又拖,連東歐也變了天,北韓跟這些國家再也沒有「共產兄弟感情」,以往以貨易貨的貿易全部叫停,在北韓餓得呱呱叫時,美日沒有如期和北韓建交,平壤只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美軍官與會 抗衡國務院
因此,北韓近年在核問題上的表現,很明顯是朝美國而來。日本向被北韓視為美國的「走狗」,所以北韓幾次大動作,譬如試射長程導彈,偏要擦過日本領空;又如向美國承認有核彈,可直射到美國西岸,嚇唬美國。北韓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透過邊緣策略向美國傳送訊息:你們兩國甚麼時候才實現交叉承認的下半部。
美國的策略仍是拖,證據是這次美國的談判團,團長雖是國務院的凱利,但要留意的是,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都有人參加,而且都是准將級的高層軍官,和九四年美朝核危機談判時的純以國務院官員為主體大有不同。日本《讀賣新聞》北京特派員菱沼隆雄指出,從這樣的成員結構來看,國務院的穩健派和國防部強硬派對立的態勢明顯不過。
美國當然也願意和平壤交往,可是布殊絕不願意使人有一個「被勒索下屈服」的印象,這不僅和布殊一向的做法相違背,而且對他明年角逐連任也有害無利。六方會談如果要有突破,問題不全在於北韓,美國強硬派是否肯吞下失去主流地位的這口氣,才是核心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