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國企指數今時唔同往日

投資學堂:國企指數今時唔同往日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六公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市場普遍認為此乃中央欲壓抑近期國內經濟過熱的措施之一,有些朋友甚至猜測此乃中國另一次宏觀調控的開始。在這消息公布後,國企股首當其衝,不少國企股紛紛由高位回落,再次令投資者醒覺,投資國企股有如炒政治市,股價走勢由國內政策主導。正因這關係,港股相對上仍較內地股市優勝。
由於近日國企股較為波動,促使筆者着手研究恒生國企股指數,但很奇怪,在細看國企指數走勢後,好像有點不對勁,並非國企指數將會下瀉之類,而是指數的數值出了問題。圖表顯示,國企指數在97年國企股熱潮時,歷史高位為7742點,但筆者印象中,在97年高峯時,國企指數好像1400多點,沒有7000多點這麼高。
於是翻查紀錄,方察覺目前的國企指數原來真是與97年時不同。據恒生指數服務公司公布的資料顯示,恒生綜合指數系列於2001年10月3日推出,當時(2001年10月)的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將被納入該新指數系列內。因此,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將以新的基值計算。此外,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成份股亦有所變動,由當時54隻減至25隻(2001年10月3日)。
(順帶一提,現時國企指數共有29隻成份股。)

中石化50日線不可失守
同時,恒生綜合指數系列內的所有指數均以2000年1月3日作為基日,及以2000點為基值,更重要的是,歷年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分別乘以因子4.34235作出調整。
怪不得現時的國企指數這麼高,原來指數「谷」大了逾4倍。此外,由於國企指數自2001年10月更改了,故我們近日常講國企指數已重返98年水平,便有點不大正確了,因為指數已不同了,又怎可比較?
另一方面,筆者察覺國企指數亦存在着類似恒生指數的毛病,就是數股獨大。滙豐(005)、中國移動(941)及和黃(013)已佔恒生指數比重高達54%,而中國石油(857)、中國石化(386)、中國電信(728)及華能國際(902)已佔國企指數比重達59.5%(註:國企指數比重資料來自Bloomberg)!單是中石油及中石化已佔指數的比重達42%,故國企指數的升跌可謂由這數股「玩晒」,未能充份反映國企股的真正升跌情況。
最後,近日中石化跌勢頗急,雖然在逼近50日平均線(約2.1元)時能止跌回升,但其14天RSI已跌破50水平,後市若進一步失守50日線,提防出現較大跌幅。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