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線投資者,其實是較為眷戀股市低潮的日子,平貨滿街,股份防守性極高,但筆者一向的宗旨是既來之則安之,宏觀環境不是主觀意願控制之內的事情,何況股市旺盛,連帶市面氣氛也有改善,醉生夢死絕非壞事。
而且一般投資者都有一個弊病,就是低潮期不敢投資,市旺時卻躍躍欲試,單看近日成交,便可以明白股市參與者大增,所以作為金融從業員,是很希望這種暢旺日子持續。
以筆者接觸所見,一個股市新丁的常見疑問,是買股票的回報率應該是多少。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一個角度,是從風險與回報分析,現時買甚低風險的美國3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率也有5.25厘左右,股票是風險相對高得多的投資工具,所以投資者追求的回報率,是應該至少有10厘一年。
但10厘不過是一個目標,是否可以到達這個目標,個人投資功力固然十分重要,可是宏觀環境這個因素,是更加舉足輕重。筆者在本欄中,相當強調運氣,絕非自謙之詞,市場氣氛是極難捉摸,而且經常性出現極端,旺市時過度樂觀,淡市時又愁雲慘霧。
因此作為分析員或者基金經理,給予一個指標性的目標回報率,本質上是運氣成份極重的猜測而已,可是這些專業人士,卻應該可以對個別股份的防守性,有個較清晰的觀念。
一隻股份的防守性,是源自公司的價值,而由於股息是投資者取回本金的一個主要途徑,因此有股息派發的公司,防守性要秤高一線。股票價格並不等同股票價值,前者是受市場氣氛資金流向所左右,作為投資者,揀選股價比估值低的公司,是可以睡得安寧的主因。
談了一輪看似虛無飄渺的理論,首先是希望投資者不宜因近日市場的旺盛,盲目以為股市回報率超高;其次是近日大市連番高處受阻,也是時候做個保險,審視手上股份的防守性,假設市勢會有大調整,估計組合的跌幅。筆者自己粗略估計,有機會打個八五折,其實已是值得滿意的預測。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