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今天,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發表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演說《我有一個夢》(Ihaveadream),原來當年他差點在演說中,刪掉提及自己的夢想。四十年後的今天,他早已不在,而他憧憬美國人人平等的夢,至今未圓。
據多名當時和馬丁路德金一起發動「華盛頓大遊行」的民權領袖憶述,演說前夕,馬丁路德金一直伏案至凌晨四時才寫完演詞,但還是決定不了是否把憧憬美國將來的夢想也加進去。
今天,眾所周知那次集會無疑是民權運動的轉捩點。但在那時,一切都是那麼無法預見。警察會如何對待群眾?群眾能否保持和平?還是群眾根本不會出現?
發起人之一劉易斯說:「我們原本估計有五萬至六萬人出席,豈料竟來了逾二十五萬人。」不同種族、階級的人,駕車、乘飛機、甚至踏雪屐而來的人,一起創造了歷史。
當時由於演說者眾,馬丁路德金只有八分鐘,講稿需大幅刪減。上台前他告訴助手,決定不說出他在兩周前另一次集會中說過的夢。但他的演詞還是那麼震撼,全場被深深打動。熱烈的反應,讓本來忐忑不安的他,在演說結束前毫不猶疑地說出夢想,演說不知不覺間延至十八分鐘。
不過,他的夢想到今天還未實現。《紐約時報》與其他美國傳媒指出,美國社會上仍充斥着「隱形歧視」:政治上的有色眼鏡,令黑人國務卿鮑威爾無奈地棄選總統;社會上,有色人種往往難以晉升高位。還有是針對黑人或亞裔學生的校園暴力事件,及警察和司法部門執法上亦有歧視之嫌。
蘇富比拍賣行已開始展覽拍賣逾七千件馬丁路德金遺物,包括《我有一個夢》講稿,估價總值二億三千多萬港元。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