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身份 保存資料 舉報疑案<br>地監局三招防範買樓洗黑錢

確定身份 保存資料 舉報疑案
地監局三招防範買樓洗黑錢

放寬內地旅客以「自由行」方式來港後,市場有人擔憂內地人士疑慮以買樓方式,來港洗黑錢。地產代理監管局昨日則正式公布,定立三項原則,包括要求地產經紀舉報懷疑客人洗黑錢個案,本周五將向地產代理界諮詢後,再訂立具體指引。該局強調,此舉並非針對內地人士,地產界人士也普遍認為,放寬自由行不會令內地客來港藉買樓洗黑錢的情況惡化。 記者:鄺敏琪

【本報訊】地監局行政總裁陳佩珊表示,本月中接獲保安局的通知,有關「打擊黑錢財務行動特別組織」的四十項建議,當中有部份牽涉地產代理行業,故地監局已就建議歸納出三項原則,向業界進行諮詢,首先是在本周五約見五大地產代理商會。

九七年時最嚴重
該三項原則,包括:(一)代理應協助確定客戶身份、(二)交易資料保存期由現時規定的三年增至五年,以及(三)代理從業員應向執法機構舉報懷疑個案。陳佩珊指出,有需要便會制訂指引配合,令前線的地產經紀認識洗黑錢活動。
不過,地監局營運及法律事務總監潘光沛指出,並沒有收過地產代理協助洗黑錢,或者是代理商就懷疑交易的舉報個案。
有資深地產界人士指出,內地人士及海外人士於本港物業市場洗黑錢的情況早已存在。據了解,於九七樓市高峯期時間,情況較嚴重,但近年已少見。
據悉,內地人士通常以不明來歷現金購入投資物業,然後持有一段時間再出售取回資金,以達致「黑錢變白」的目的。
雖然近期有數宗內地人士以現金購入物業,以致有洗黑錢的傳聞。但地產界人士普遍認為,自由行旅客可帶來港的資金有限,即使放寬亦不會令情況加劇。但他們亦同意應制訂指引,以協助代理避免受牽連。

業界舉報有困難
香港地產代理專業協會會長鄧意民認為,有關保存及確認資料可行性高,但舉報個案則有困難,因為代理對洗黑錢的認識不足,難以分辨清楚,可能出現錯誤舉報的情況,且此舉不但會得失客戶,更可能被投訴。
他建議,地監局應發出清晰指引,說明有關洗黑錢交易的手法,若代理發現情況相同才作出舉報。

促發出清晰指引
美聯物業董事副總經理黃錦康也表示,有關確定客戶身份的建議較為模糊不清,有機會與個人私隱條例產生矛盾,地監局應發出清晰指引,同時亦應保障舉報懷疑個案代理。
陳佩珊表示,保安局方面沒有為地監局的諮詢定立限期,但她指出,本港已有法例規管舉報洗黑錢活動,地產從業員應盡公民責任舉報有關個案,代理行亦應提醒代理有關的法例。
另外,《深圳特區報》昨日報道,羅湖海關於七月一日至八月十九日,共發現一百零五宗違規超帶貨幣出境案件,案值逾一千五百四十萬元,其中一名袁姓旅客更帶同三十萬元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