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提到有位讀者要求提供一隻股份作翻本之用,其實筆者轉職後已大幅減少推介,但一批長線心水並沒有太多保留,讀者應該頗為清楚。並不太介意公開心得,是因為筆者認為在注碼控制、時機掌握以及應市心理質素等層面上,有大量增值空間,縱使有抄號碼黨的存在,本身工作亦不致全無競爭力。
最重心的推介,自然是太平洋恩利(1174),昨日創出52周新高,成交又顯著增大,現時才高追是有點蝕章,本欄長期讀者亦不至於要出此下策,但對比新加坡上市的附屬公司,恩利是絕對高處未算高。
恩利子公司在新加坡剛完成配股集資,以每股0.317坡元配售了5000萬股,復牌後股價表現十分強勁,延展升浪並在高位0.405坡元收市。現時以市值計,新加坡附屬甚至已超越香港的母公司,以PE計,拋離的距離更遠。
一般母公司存在折讓,例如Roly今時今日仍遠比林麥(915)便宜,但恩利理應例外,因為母公司的增長潛力遠超於子公司,魚穫加工業務方面,將受惠於工序外判及工序深化,因此已鐵定加建廠房,這方面是完全屬於母公司旗下。
恩利子公司目前集中於貿易業務,不過配股集資後,會有垂直綜合發展的條件,股價表現反映出市場對前景看法頗為正面。筆者認為,貿易及加工兩方面都可看好,貨比貨計則自然是母公司更加抵買。
恩利一向令人有戒心的一個地方,是擴展大計甚多,卻受制於負債比率,因此常有集資疑雲。今次子公司成功集資,香港及新加坡都各有一隻公司認股證,未來兩年都可望從股市中集資,估計母公司配股機會會因而大減。
香港投資者傾向計死數,因此恩利在今次升浪中一直落後,但筆者一向認為,選股應側重盈利增長的潛力,希望新加坡投資者的熱情,可以打動這邊的投資者,換另一個角度去分析這間公司。PE相對高但息率又相對低,可是盈利質素是應該反映在股價上,才令這些估值基準看似不吸引。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