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曾在此指出,恒指在期指結算前可望上試10800點關口,但同時提醒投資者要小心九月大市的表現可能會較為反覆,結果港股在周一表現一如所料,雖然一度突破10800點,但其後卻輾轉回落,最後收市雖然仍能維持上升的勢頭,但主要靠長和系及地產股力托,而10800關口最終亦未能收復。這正好反映出好淡雙方在10800點爭持相當激烈,和我上周的預測脗合。
由於九月份期權的表現仍然未明朗,另外期指的轉倉活動亦欠活躍,故大市在期指結算後的表現如何,現時仍難定案。我維持上周的觀點,就是很多不明朗因素充斥於市場,故投資者對九月份大市的表現,仍應採取審慎態度,但長線12000點的目標則不變。
雖然大市周一的表現甚為反覆,但相對來說,國企股的表現仍算穩定。國企指數周一收市大幅下跌156點,跌幅達4.72%,主要是因為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提高銀行的存款儲備金百分比,由6%上調至7%,令投資者擔心此舉為國內冷卻過熱經濟的第一步,因而令國企股被投資者大手拋售。但投資者如能細心分析,便會發現今次行動,其實對國企股的影響甚為輕微。
第一、雖然今次國內銀行的存款儲備金百分比上調1%,會導致過千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被凍結,但這只是參考數字,實質數字可能遠較這數字為低。主要是因為國內銀行的儲備比率可能早已達到7%這個數字,甚至更高水平。故今次行動其實只是對市場有心理影響,實際有多少資金被凍結,相信有待方案在下月中實施後才能看到。投資者現在已表憂心,似乎早了一點。
第二、今次行動最令市場擔心的是企業的借貸成本可能因而加重,對國企股的業績有着利淡的影響。問題是國企股近年的業績能有顯著的改善,很大原因和國有企業重組方案得以落實和順利推行,有着莫大關係,並非透過收購合併進行,故此國企股對融資的需求並不高。就算一些大型國企股真的需要收購合併,亦可以在股票市場進行集資活動,所以國內收緊銀根的行動,其實對國企股的盈利或成本開支所構成的影響甚為輕微。
第三、中國人民銀行實施今次的政策,目的是希望避開透過加息的方法去收緊銀根,因為在全球的息口持續低企下,加息只會令人民幣的上升壓力增大,最終令國內經濟受損的程度加深。人民銀行今次的行動,其實只是在中間落墨,既可為過熱的經濟降一降溫,又可避免刺激人民幣上升,實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故投資者實不應過於看淡今次行動。
只要國企指數能穩守20天平均線的支持,相信國企股的長期升浪仍未完結,投資者不妨趁着回吐出現之際,吸納一些優質國企股。其中中石油(857)、中石化(386)、鞍鋼新軋鋼(347)及儀征化纖(1033)等優質股份,投資者可多加留意。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