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保險股將掀認購潮

國際視野:保險股將掀認購潮

當股市炒到火紅火綠之際,便是企業最佳集資之時,尤其是在目前錢多到氾濫的環境中,若有「省鏡」的公司上市進行配股,則不愁無人問津,惟只怕唔夠貨派者也。
據消息報道,現時包括花旗、滙豐、瑞信一波、德意志和中國國際金融等一眾著名投資銀行正密鑼緊鼓,為中國3大保險公司籌備來港和美國上市。在內地佔壽險市場超過60%的全國最大壽險集團中國人壽保險,計劃日內公布在香港和海外上市詳情,由於過去18個月的盈利理想,據聞有意將集資額由20億美元提高至30億美元。
此外,中國平安保險和中國人民保險亦打算加快來港上市步伐,初步準備集資額約為20億美元和8億美元不等,到時是否會「加碼」,須視乎市況如何,至於市場胃納則不用懷疑。
有市場人士擔心,要在未來3至6個月內抽走接近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資金,市場一時間能否承受得起。筆者認為這個憂慮是多餘的,須知道集資額最大的中國人壽保險是國際IPO,30億美元簡直是「濕濕碎」,其餘平安保險和人民保險的20多億美元,就算只在香港上市,資金亦是noproblem者,最大問題是到時又會否出現迫爆玻璃的場面而已,此話怎說?

壽險業形象健康
首先保險環節在國內金融體系中應算是甚少受批評或質疑的所謂「無污染」行業,相比因三角債導致壞帳堆積的銀行業形象健康得多;其次是保費在過去兩年平均錄得雙位數字增長(部份業務更高達30%至40%),有如此紀錄,又怎不教投資者垂涎?超額認購幾可肯定,但超多少則視乎各方如何「造勢」,袋定銀紙啦!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