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追捧國企要理智

陸叔理財:追捧國企要理智

國企進入業績公布期。以上周為例,普遍的業績都是優於市場預期,除了瀋陽公用(747)業績表現差強人意外,其他的如第一拖拉機(038)成功轉虧為盈,而北京大唐(991)半年純利增長3成至7.4億。至於近日最受市場矚目的鋼鐵股,其中重慶鋼鐵(1053)在2003年中期盈利接近4億元人民幣,按年跳升達3.8倍。由此可見,持續的國企股升勢,背後是有一定的實質理據支持。
以目前國企股的走勢,在市場資金充裕的情況及業績概念的推動下,短期料會出現大漲小回的局面,預期投資者仍會等候調整時再加以追捧。然而在「炒作」的同時,亦需要了解個別國企行業的隱憂。

毛利升造就佳績
就以剛公布重鋼為例,其之所以獲得數以倍計的盈利增長,很大程度上是毛利率大幅地由10%上升至23%,而背後造就這個優越形勢出現,是國內鋼鐵價格不斷上升。經濟起飛,大型基建項目持續進行及國民生活改善,對汽車需求大增,以及內地對進口鋼材實施配額制度,是導致鋼鐵原材料需求上升的主因。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產品價格調升是合理不過的現象。其實只要需求保持增長,理論上鋼鐵股的前景仍審慎樂觀。問題是這個情況可以維持多久?
國內不同行業都要面對同一潛在問題,就是當某行業的邊際利率吸引時,會引來大量的新投資進入市場,而最終會令行業的商業周期縮短。好像數年前的儀征化纖(1033),其03年度的中期盈利倒退接近九成,究其原因,與當年因毛利率高而過度投資有關。根據過去經驗,沒有一個行業可以長時間處於高速增長,即使大趨勢是有可為,途中亦會出現一至兩年的整固期。而在行業整合的過程中,盈利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要待整合完成後,盈利才可回復穩定增長。
目前國內的汽車及鋼鐵股,短期雖然受惠於國內的經濟起飛,但預計在可見的將來,都逃不過過度投資所帶來的問題。所以,即使各大小國企股是次的業績理想,投資者必須深思其利潤能否長時間保持?而現價又是否已反映這些利好數據呢?
我之所以提出上述論據,並非看淡這些股價走勢,只是目前投資氣氛太好,有時候小投資者會因短期的獲利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能力。
基本上,短炒跟長線投資的法則不同,前者重於把握一段短暫的時機,而後者則是選股的參考法則。既然了解到目前的當炒股背後有其實在隱憂,則宜在追捧過程當中,注意行業的風險因素變化。
沒有人可以賺盡一隻股票,到適當落車的時候就應下車,往後可能出現的升幅,讓其他人賺吧!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