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最新發現<br>兩藥物可抑制沙士病毒

德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兩藥物可抑制沙士病毒

【本報訊】全球第一宗沙士病例自去年十一月在中國出現後,至今仍未有科學家研製出有效治療沙士的藥物。不過,有德國科學家最近的研究發現,藥物「甘草甜素」及「干擾素β」,可有效抑制沙士病毒的繁殖,為尋找沙士解藥的路程邁進一大步。
根據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報道,德國法蘭克福病毒學院的研究人員曾測試過逾一百種物質,發現本港用以治療沙士的藥物「三氮唑核囗」對抵抗病毒完全無效。反而一向用以治療丙型肝炎及愛滋病的「甘草甜素」,能夠百分百抑制病毒生長。

與副黏液病毒無關
研究人員又利用三種不同的「干擾素」進行測試,發現本港及內地曾用以對抗沙士的「干擾素α」並無效用,只有用以治療神經系統損害的「干擾素β」才可抵抗病毒。結合「甘草甜素」及「干擾素β」使用,更可有效抑制病毒繁殖。
此外,荷蘭的病毒學研究人員又發現沙士與副黏液病毒無關。研究人員從六個國家收集了四百三十六個沙士病人的樣本,在猴子身上作測試,發現七成半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人,其臨床病徵與沙士定義脗合,但感染副黏液病毒的病人,只有一成二出現與沙士脗合的臨床病徵。研究並發現,病人若同時感染兩種病毒,病情會較感染單一病毒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