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男子梅爾失明四十三年,兩年多前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醫生說他今天基本視力已恢復了。然而,梅爾說他現在看東西其實「仍然靠估」,單憑眼睛看,有三成機會分不清眼前人是男還是女,有四成機會不知那人是笑還是哭。因為,視覺不單是指用眼來看,還靠腦部分析配合,他失明四十年,這項功能也生疏了四十年。
梅爾三歲半時,在一次家居爆炸意外中完全失去左眼,右眼亦告失明。長大後梅爾已記不起小時候的任何影像,但卻於四十三歲時,即三年前接受了革命性的幹細胞角膜移植。手術先把用以連接角膜及鞏膜、即眼白的鞏膜緣幹細胞,移植到梅爾右眼,修補受損組織,然後再進行角膜移植。
兩年後,醫生說他的基本視力已完全恢復。但梅爾說,他看見光明,至今看東西仍然「矇矓一片」。看平面正方形或圓形,沒問題;但看到立體的正方形,他會說那是「方形加幾條線」。看普通物件,他只認得四分一。看人只看到輪廓,他其實不知兩名兒子──十一歲的卡爾遜和九歲的韋恩咸的樣貌,也認不出結婚十五年的妻子珍妮花。
梅爾看東西看得一塌胡塗,累他生活也胡塗了。儘管失明,梅爾本是滑雪好手,只需領路員從旁說話指示帶路,現在他開眼見過高低起伏的雪坡後,卻反嚇得差點不能再滑雪,他很怕撞上障礙,經幾輪適應,他才慢慢熟習借光影估計山勢。他連平時過馬路,因看見汽車影像,就愈發抹一把汗。
梅爾這樣的視力,非因手術失敗做不好,而是他沒有解讀影像的能力。研究員解釋,那可能與他失去視力時的腦部發育程度有關,估計當時腦部負責分辨平面形狀和動態的部份已發展成熟,但分析立體形狀的部份卻未完全發展,加上失去視力,再無機會鍛煉,於是這部份發展便停下來,甚至退化。
因此梅爾說:「今天和兩年前的分別,是我能夠更準確地猜到眼前的影像。沒有改變的是,我還是在靠估。」
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