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水準愈來愈低落,別說英文了。
我們小學唸最基本的朱自清《背影》,聽說已在教科書中刪除。當今有很多年輕人告訴我他們看不懂金庸先生的書,說是「古文」,真是不看輕他們不可。
初中時的《戰國策》、《庖丁解牛》到哪裏去了?怪不得政府要推行「母語教育」,但是香港的所謂「母語」,不過是廣東話罷了。有母無用。
和大陸已漸融在一起了,國語比英語強得多,但是廣東方言是「國語」嗎?
北方人取笑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講官話。」官語,當然指國語、普通話了,是最普通的語言。香港人都說得不好,怎麼見人,但香港人勇氣極佳,到了內地,以為把廣東話說歪了,就是國語。
前一陣子電影界拜會大陸長官,抗議翻版事,三番四次地說你們的「盜錄」怎麼怎麼壞,對方一聽:「我們的道路很好呀!」
何嘉麗在中電做事時被派到北京談事,宴會中,她問:「有沒有芥末?」
「要甚麼節目?」對方問。
「黃色芥末呀!」她說得自然。
對方一聽,心中說:「這小妮子也夠坦白,吃完飯後就帶她去見識見識!」
母語教育,應該是從用國語開始,廣東人的國語說得不好嗎?我一些東莞、中山的朋友都有一口京片子。
又為甚麼要分呢?想學英文的小朋友去國際學校也能操流利的英語,國際學校貴,政府不會辦便宜的嗎?要和大陸做生意的盡量母語化去吧!至於母語教育影響英文水準,但講的不行,寫的看的還是可以的。那麼為甚麼不把試卷寫成雙語呢?當今你看到的路名商標,都是又中文又英文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