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點與線:日本的寂寞新一代 - 林沖

國際點與線:日本的寂寞新一代 - 林沖

日本政府上周發出一份新指引,鼓勵男人負起撫育孩子的責任,以免這個「老人國」愈來愈老,到本世紀中葉時出現勞動人口不足之患。指引能不能給日本帶來一個嬰兒潮要拭目以待,然而當日本政府渴求的新生嬰兒尚未呱呱墮地前,他們的年輕一代卻失救了。

自殺族自閉族湧現
甚麼Y世代、暴走族,今天在日本說來有點過氣,近年湧現的是自閉族和自殺族,加入的年輕人愈來愈多。自閉族是足不出房門半步,即使母親叫喚、吃飯時間到了,他們都決不走出房門;關在四面牆壁中,看電視、打遊戲機或上網。自閉是一種心理病,但日本到去年才有第一部書討論自閉族的問題,第一間專門診所也是在去年才運作。
比自閉族稍晚出現、連外國都關注的是自殺族——年輕人在網上約定自殺。這樣的事上過幾次報章頭條;幾次之後,就是舊聞。這股歪風愈吹愈烈,過去半年,至少有三十二個小伙子約定自殺,死了的都只是二十來歲。
自殺也要約定,一個在網上刊載「死亡廣告」約人一同自殺的二十六歲青年說,相約自殺是因為不想死得寂寞。連尋死都怕寂寞,說穿了是生前也寂寞;在吃喝玩樂地方多的是的日本,七月份的一期《朝日新聞》周刊訪問了一百個年輕人,三十個說想自殺。一個嚇人的數字。
如果說Sobig.F電腦病毒發作起來,如同瘟疫般在全球散播,那麼,網上約定自殺的風氣對日本也是一場傳染病。有一個女孩子,在網上留言說割脈後,網友看見留言,自己也割脈去。這樣的傳染病殺傷力不會比Sobig.F低。

殺傷力如電腦病毒
日本社會對自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例如認為剖腹自殺是一種崇高的英雄感,但今天在網上約定自殺風氣,卻絕不是忠於主公的武士道精神,而是反映了日本年輕人的精神面貌空虛空洞。
在日本經濟繁榮盛世長大的一代,到經濟沉淪十三年不起的今天,由小時候從朝到晚少了父愛(因父親日間要上班,晚上要到居酒屋應酬),到今天沒有工作保障,日本青年抵受不了現實的挫折。日本成年人有脫世的失樂園,年輕人如今居然也有這種另類失樂園。看見日本老中青三輩人的棄世,不得不令人想起,日本人在戰後奮力重建家園的那股不死精神,究竟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