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對弈:為何不敢見李登輝? - 王岸然

政法對弈:為何不敢見李登輝? - 王岸然

王岸然

蔡子強自己懂得寫評論,對於一些複雜的議題,最好還是自己執筆,寫下自己的分析、看法及立場。只看他被訪問的報道,若沒有被誤解,他作為年輕一代知識分子的代表性人物,就未免浪得虛名。
他說,若李登輝的研討會邀請他,他不會出席,他指李登輝已被中國判了死刑,是完全不可觸及(untouchable)。不可觸及源於形容印度的賤民;蔡兄弟的形容,比左派惡形惡相文棍的形容傳神得多,也精采得多,自然也教人失望得多。
作為學者,王家英是副教授,他敢去,鄭宇碩是教授,也敢去,去接觸李登輝博士,這位也曾經是學者的行家,這位極具爭議的台獨前總統,有何問題?李登輝能在極為反共及民族主義的蔣家王朝中爬升,推動憲政改革,成為中國五千年來第一個真正經選舉產生的領導,然後巧妙地埋葬了國民黨這家百年老店,他政治智慧之高,玩弄權術的到家,對中國人政治文化、人性、民族性的通透了解,在當代政治家中,可說無出其右。
我就不理解作為學部講師學者的蔡兄弟反而因為策略上的理由,不敢接觸李登輝這個「賤民」,平白放棄觀察體會以豐富印證一己學說的絕佳機會。蔡兄弟最喜歡討論不同政治人物的言行、政治手段及謀略,但書本上的知識,一定經過包裝及後人的主觀演繹,能當面接觸李登輝、陳水扁等一代人物,機會難得,怎可以因為專政者不高興就不去?

對台灣問題過份天真
蔡兄弟認為劉慧卿及涂謹申前往台獨論壇,事件對兩人的政治生涯有一定影響,若沒有想清楚後果就出席,實在太天真。蔡兄弟對朋友進忠言,其情可嘉,但是否一樣天真?香港政客的選民是香港人,所謂公道自在人心,所謂到台灣為台獨張目,只是口頭說說,筆者就認為劉慧卿很有「吉士」,夠膽公然說出認為「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前途」這句與台獨主流口徑完全一致的說話。
其實筆者估計,劉慧卿對台灣問題一知半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說話的敏感性。她的很多言談,筆者並不欣賞,但她有兩件事令筆者佩服,一是為民主而不顧身段,公然「瞓街」,二是她在台灣問題上不經大腦的直言。
特別教筆者失望是蔡兄弟將香港不能自決前途的可悲與台灣混為一談,他形容香港前途由中英兩國決定,《聯合聲明》也無法參與。台灣問題故此不應只考慮當地人看法,有歷史考慮云云。是否想說十三億沒有思想自由的人民,多於二千萬自由人民,就可以有權代台灣人決定命運?
算了吧,筆者一定是在簡單化蔡子強的想法,這等於中共文棍一定會簡單化地說筆者支持台獨一樣。台灣人有權選擇李登輝、陳水扁,是他們的幸福,筆者羨慕與祝福。香港就算有百萬人上街,董建華可以不理會,香港人也不敢反抗,一個月下來,評論者就只餘筆者在叫喊倒董,早前長篇大論倒董的人,政治風勢一轉,紛紛自律。香港人,只自悲自憐吧,何必靠害台灣人民,叫人家接受一國兩制下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