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要以為本港學生面對電腦,只懂打機、上網、玩ICQ。四名本港名校「出品」的電腦奇才,剛於美國威斯康新州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一金三銅的驕人成績,是本港代表隊自九二年參加該比賽以來,第二次獲得金牌,並創過去十一年來的最好成績。 記者:陳倩雯
「好開心,重開心過攞Cert.(會考成績表),我攞完獎落台之後,開心到忍唔住喊咗出嚟!」獲得金牌的拔萃男書院中六學生廖志敏,在比賽中編寫了多個電腦程式,擊敗來自七十五個國家及地區的二百多名參賽者,取得二十五個金牌的其中一面,為港爭光。廖志敏昨凱旋歸來,即在機場與傳媒分享得獎的喜悅。
能夠在設計電腦程式方面奪得過人成績,廖志敏自言全因自小對數學有莫大興趣。他就讀小五時已在香港數學奧林匹克比賽中奪標,「鍾意計數,可以訓練思考方式同思維,對寫電腦程式有幫助,因為寫電腦程式都要解難」。
他自三年前起,每逢周末都花上六小時參加集體訓練,閒來又會在家寫寫電腦程式。不過,年輕人始終是年輕人,廖志敏坦言每天放學回家後即「對住部電腦」至入睡,有時候甚至連續玩電腦二十小時,但絕大部份時間只是上網瀏覽及玩ICQ。
除了擅長設計電腦程式外,廖志敏的學業成績亦非常優異。在去年中學會考中取得八優成績的他已獲香港大學提早取錄,下月入讀港大計算機科學及資訊系統學系。他表示,希望學有所成後,繼續在大學進行研究,「因為唔使出去搵工做囉!」記者追問他是否因為現時本港經濟低迷時,他毫不諱言「我對經濟、時事同政治都冇研究,唔使問我呢啲嘢啦!」
三面銅牌的得主是聖若瑟英文書院的中六學生方學能、喇沙書院的中七學生林錫明,以及皇仁書院的中五學生曾廣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