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內地《經濟觀察報》報道,由於中信集團與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就成立通信業務合資公司一直沒有實質進展,中信集團可能改將旗下中信網絡和奔騰一號骨幹網絡注入21世紀通(241),令持股量由目前的27%提高至51%。
另《中國經營報》亦指出,中信網絡持股五成的長城寬帶,隨着業績持續改善,估計到年底可實現正現金流,現已有台灣財團表示有興趣入股。
21世紀通較早前已向中信集團收購短訊服務商鴻聯九五45%權益,並表示會繼續在內地物色電訊增值項目。
《中國經營報》引述知情人士稱,長城寬帶已走出困境,在全國30個城市開通了寬頻業務,接入用戶近300萬戶,收費用戶達40萬戶,月收入亦由去年4月的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增至7月的2400萬元,在多個城市的業務已收支平衡,深圳等8城市更率先錄得盈利,另12個城市錄得正現金流。今年初,長城寬帶曾追加投資10億元,中信集團和長城科技(074)各出資3億元,4億元由長城寬帶自有資金作滾動投資。長城寬帶預計,明年中收費用戶將增至60萬,月收入近5000萬元。
《經濟觀察報》則指出,中國衛通本身一直在醞釀作資源整合和海外上市,以圖集資擴大營運規模,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員認為,該公司須先定未來方向,是朝專業衞星業務抑或綜合電訊運營商發展。中國衛通存在「兩頭不到岸」情況,衞星業務既無優勢,信產部又沒有批准作綜合電訊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