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量資金流入股市,令恒指升穿一個又一個高位。這些新入市的資金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這倒是投資者應該留意的問題,因為只有清楚資金的真正來源,才知道大市是否仍然有繼續上升的機會。
今次大市持續上升,有人說主要買家是外資基金,亦有人說是國內熱錢所為,不過筆者認為這兩個可能性均未必太大。相反,筆者認為本地機構投資者及散戶投資者才是今次港股大升及成交額持續在100億樓上的大功臣。
我們先來看外資的投資理念,當外資要投入一個市場時,這個市場必須合乎「超值」的大原則,所以當大市仍在一萬點樓下,便符合這個要求。當時入市的多為外資,不過當大市愈升愈高下,他們入市的步伐亦會放慢,因此說港股近日上升是由外資推高,似乎有點牽強,相反,筆者認為他們正等候沽貨離場。
亦有部份投資者認為今次港股急升是受惠於QDII,認為國內居民偷步把資金調入港股,以賺取QDII落實後所帶來的無限上升空間。不過,他們可能忘記了QDII法規到現時仍未有落實時間,加上近期人民幣滙兌為港元,可能要面對人民幣若果升值時,所產生的滙兌虧損,所以即使有資金真的由國內經不同途徑投入港股,亦只限於民間的資金,數量未必如預期般多。
相反,本地投資者一向以來的持貨水平偏低,當大市急升後,入市「接貨」的買家便是本地投資者了,從近日每天均有好幾隻三四線股份單日升幅達幾成、成交額達數億港元來看,顯示出散戶投資者又再「空群而出」,假如今次傳統智慧並沒有錯的話,大市見頂的時間又再逼近眉睫。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