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維持港股升勢持續的看法,原因早前已述,不贅。預計恒指上試11000點才會有回吐,因為11000點乃去年8月開始下跌的水平,早前的買盤可能選擇計數,令該水平有阻力。現時港股仍未有迹象顯示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吐,不建議建立淡倉。
和黃(013)及長實(001)公布與市場預期相若的業績。筆者維持買入和黃的建議,儘管其第三代流動電話業務於未來兩年錄得虧損,將會繼續影響利潤,筆者對和黃仍感樂觀,原因如下:
(1)股價滯後。和黃是其中一隻自2000年後跌幅最大的股票,股價至今只是反彈了34.5%,遠差於其他工商類股份自4月以來反彈超過40%。
(2)更大程度上受惠於經濟復甦。
(3)現金流量仍然健康。
(4)隨着經濟好轉及定價策略,第三代流動電話業務的用戶增加,市場對其業務的信心可能增加,令基金增加和黃的投資比重。
(5)技術走勢方面,周線圖顯示和黃動力加劇,股價料將上試去年7月高位62.5元,輕微高於其資產淨值。
藍籌股除了和黃,筆者亦選新地(016)、滙豐(005)及中信泰富(267)。
雖然中信泰富的透明度一向不高,令預測其盈利及評估資產價值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因為它的滯後性質,股價較資產淨值折讓20%及國泰航空(293)、港龍航空的業績下半年預期理想,航空業務佔中信泰富收入超過35%,對中信泰富有幫助,目標價18元。
有讀者問滙豐與中電(002)兩間公司之選擇。從基本分析二間公司,筆者會「買入和持有」滙豐。滙豐與中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前者受經濟好壞影響大,睇好未來經濟及公司盈利,應買入滙豐;相反,只想收息就買入中電,因為中電始終屬於公用股,並非周期性股份,滙豐與中電兩間公司的風險程度不同。以50天平均數計算,滙豐過去一年的波幅(volatility)為13.7%,中電為12.5%,表示於過去一年,滙豐的風險比中電大不了很多,但回報就大很多。其實,這是因為持有的時間愈長,波幅便會愈小,風險亦會愈低。筆者下周會討論在股票投資組合中,必須有核心股票,才能令回報穩定增長。
新奧燃氣(2688)正計劃重組,將業務分成兩部份:由一家附屬建築公司負責管道建築業務,燃氣供應業務則由另一家公司負責,接駁費將由建築公司負責收取,該公司只需繳付3%營業稅而非增值稅。我們相信有關安排若順利通過,這將成為新奧的催化劑。此外,公司正考慮今年派息,此乃上市以來首次派息,我們仍看好公司的強勁基本因素,維持「買入」建議,目標價4元。
李錦 新鴻基證劵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