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擺脫「南京冠生園舊餡月餅」的負面影響,讓消費者吃到放心的月餅,內地有關部門今年重新修訂國產月餅的統一生產標準,嚴禁用隔年舊餡做月餅,令今年內地的中秋月餅格外矚目。 中國專題組
這項由今年四月起實施的月餅生產標準,包括《月餅餡料》、《月餅廣式月餅、月餅京式月餅、月餅蘇式月餅》及《月餅類糕點通用技術要求》三項。全國月餅分為廣(東)式、(北)京式和(江)蘇式三大類,其中港人常吃的廣式月餅又分九類,蘇式七類,京式五類,分別制訂各自的技術要求,全國八千多家合格的工廠都須按照這些標準去生產月餅。
《月餅餡料》為國家強制性行業標準,嚴禁用隔年舊餡做月餅,例如蓮蓉月餅規定了蓮蓉的含量比例,否則不能稱為蓮蓉月餅;又例如水果月餅,標準規定水果的含量必須達到一定份量,用其他食物代替生果就不能叫水果月餅,只能叫果味月餅。
根據新標準,月餅生產商還要在包裝盒外,標明月餅餡料所用的原料,包括各種原料的含量、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等。
受新標準影響,江蘇無錫市各超級市場已拒絕安排未達「國家標準」的月餅上架,令當地今年上市的月餅品種比去年少三分一以上。全國多個省市亦開始抽驗月餅,看是否符合新標準。
不過,內地消費者卻對該項新修訂的月餅生產標準了解不多。《北京青年報》日前訪問多名消費者,他們均表示,並不了解新標準的內容,更不可能拿着新標準去購買月餅。消費者表示,新標準是企業的生產標準,而不是給消費者的鑑定標準。
但北京市技監局官員指出,消費者可從月餅包裝盒的標籤上,了解自己所買的月餅是否符合新標準,若包裝盒上沒有註明月餅餡料的具體內容,例如果仁餡沒有標明每一種果仁的具體名稱,則顯示該月餅餡料不能保證是按照標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