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競賽由美俄主宰

太空競賽由美俄主宰

太空競賽早在五七年蘇聯把人類首枝火箭射上太空已展開,但一直以來只是美蘇(美俄)兩大強國之爭,歐洲、日本、中國與印度等「新秀」均被拋離,遑論巴西這些猶在起步階段的國家。時至今日,美俄兩國更將「太空競賽」發展為「太空軍事競賽」,非有先進科技與龐大資源撐腰不可。

中國載人太空船快升空
五、六十年代美蘇的太空競賽,主要是爭先登月探月、探測行星以至載人上太空。前年銷毀的「和平」號,八六年由蘇聯發射,是至今唯一由一國獨力開發的太空站。美國則不斷探索火星,以至木星、土星及冥王星等行星。
其他國家的太空計劃,大多數是步美俄後塵。日本八十年代成功開發無人駕駛穿梭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穿梭機的國家,但近年主要仍是集中研究火箭發射。印度計劃二○○八年發射第一艘無人駕駛太空船。歐洲航天局的成績較佳,明年將發射新一代穿梭機,但始終要由俄羅斯協助。
美俄之後發展最快的要算中國。中國的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快將升空,假如成功,將是第三個能把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今次任務多少反映中國日漸富強,有多資源投放在太空計劃上。
但有美國學者指出,中國若要在太空軍事發展上打破目前的美俄壟斷局面,並非短期內可做到。
美國最近已再次提出以控制部份太空為目的的「星球大戰」計劃,又企圖建立太空巡邏隊和太空炸彈等新一代超級太空武器。俄羅斯則成立了軍事航天部隊,專責發射軍事及商業衛星,並矢言加強太空發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