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日本上班族感受到中國的威脅 - 伍東

盡論中國:日本上班族感受到中國的威脅 - 伍東

日本商界近年興起中國熱,就連最缺乏危機意識的白領族,也開始感受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對日本的威脅。風靡日本上班族的人氣漫畫《島耕作》,也趁這股「中國熱」,將最新一輯的故事舞台由日本移到上海,作者甚至預言,面對中國的競爭,「日本的製造業將會全軍覆歿」。

人氣漫畫用上海做背景
《島耕作》系列漫畫從一九八三年開始連載,在日本銷售逾一千五百萬本,多過一半上班族曾看過。日本外務省甚至將第一輯《課長島耕作》整套漫畫譯成英文本,當作外國訪客的禮物,可見這部漫畫的影響力。
漫畫講述主人翁「島耕作」,由一家大企業的課長(即部門主任),升為部長(即總經理)的奮鬥故事。最近出版的一輯《董事島耕作》,主角已榮升為董事,並被送到中國,擔任日本企業駐上海負責人。
是甚麼原因令作者弘兼憲史,把故事舞台移到上海呢?當然與中國熱有關。說穿了,日本人關心的,是中國的崛起對日本的威脅。弘兼事前親到上海,訪問當地的日資公司高層,其結論相當驚人:中國工業發展已令「日本製造業有如風前之燭」。他說:「我這個前往上海搜集資料的作者的感想是,要是日本再這樣下去,能存活的機會可說是接近零。」

視為威脅又當作救生圈
弘兼認為,今天中國已非單純的「世界工廠」,而是擁有單獨研究開發產品的能力、廉價人才及龐大市場的國家。
「日本優秀技術勞工做的工作,中國一樣可以做,而且只需三分一薪酬。」其見解並非甚麼洞見,但這種中國經濟威脅論在日本卻大有市場。日本人一直把現時的低潮看成必然循環,而今天中國電器帶來的價格衝擊,如同當年日本電器對美國產品的衝擊一樣。
漫畫《董事島耕作》有一幕講述主角島耕作的母公司,邀請國際專家分析中國經濟前景,認為未來的中國將對全球構成威脅,但也脫離不了經濟循環論,終有一天會走下坡,再加上二十年後人口超高齡老化,以及可能出現的社會動盪,國力將難免減弱,屆時日本人東山再起並非沒可能,目前要做的是韜光養晦,盡量開拓中國市場,以支撐苟延殘喘的日本經濟。
這反映了日本人對中國的複雜心理,一方面視中國為威脅,處處設防,另方面又當作其救生圈。日本人自我保護意識太強,難怪日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不如歐美企業般暢順。
逢周六及周日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