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第2季經濟錄得倒退0.7%(第1季收縮0.4%),是自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單一季度跌幅,亦為5年來首次連續兩季錄得倒退,央行發言人聲稱,隨着出口續有增長,第3季經濟應會改善,是否如願,拭目以待。
經濟倒退的原因主要是第2季出口因SARS影響需求而萎縮1.1%和企業資本開支減少2.5%,以及消費開支下降1.4%所致。儘管7月份開始,包括出口至美國及中國的海外銷售增加16%,但因債券價格下跌,利率有回升迹象,會否阻礙投資及消費,不容忽視。
此外,以示威、罷工頻仍在亞洲享負盛名的南韓工人,最近又多多動作。月初全國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為滿足勞方工會要求,答應加薪8.6%,加幅接近通脹率的3倍,在罷工期間已導致資方因停產而損失12億美元,可謂百上加斤。最麻煩的是此例一開,其他工會有樣學樣,繼日前3萬貨車司機因要求提高載運費30%而舉行「非法」罷工後,昨日第3大車廠「通用大宇」之工人又為爭取增加薪酬及福利而開始罷工,工潮此起彼伏,勞資雙方若未能盡快達成協議,將對整體經濟構成一定影響。
有工會「照」的工人(其實只佔勞動力的12%)要爭取福利當然比無工會作後盾支持的較容易,但是否會因差異擴大、矛盾加深而惹起反彈,最終令南韓失去競爭優勢,總統盧武鉉必須正視,下周在國會進行辯論的「勞工條例協調方案」是否獲通過,將影響深遠。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的窮兄弟老在叫嚷要發展核武,即將展開的「六方會議」結果如何,又是一大問號。不利因素接踵衝擊南韓,元氣必傷,央行發言人會否過份樂觀?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