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市區一塊墓地拍賣,由於地點矜貴,地方不大,墓位不多,儘管一幅三平方米多一點的「容身之所」賣到七十多萬港幣,依然向隅者眾,一些買不到墓地的老人家一臉失望,落落寡歡。
這些老人家大概是在為自己準備墓地,有點像買壽棺、做壽衣那樣,那是人在為自己準備最後一點事情。
在我們這樣的年紀來想,為了眼前的事情,還忙不過來呢,為了家人的事情還忙不過來呢,想得遠些,也不過是孩子的學業和自己明年和後年的工作安排,再遠一些,也不過想想大概還要做多少年才可以退休。換房子想過,買墓地,則是天方夜譚。
所以,看見有人在為自己投墓地,便覺得是「很古」的事情。那麼現代化的東京市區,成為一些人夢想的葬身之地,周圍大廈林立,白天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夜晚霓虹燈閃得天上星星都躲起來,卻有人想長眠於此,這些表面木訥的老人家,心裏大概都有一團火,生前寂寞,惟有指望死後的熱鬧了。
新聞報道說,在東京墓地拍賣會上,有許多人是買了墓地當投資的,因為市區墓地不多,有升值圖利的機會。這倒使我記起,我也不是從來沒想過買墓地的。當年香港樓價飆升,一個露天停車位賣到七、八十萬港幣的時候,一塊面積相約的墓地大概只售十幾萬,相比之下,我就覺得寧願買墓地,起碼車位是平面的,墓地有深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