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我眼中,原是死心塌地替人種地的蠢物,老實得來太可憐。哪想到在齊白石筆下,牠卻挺氣派。
《夕陽歸牛圖》那條牛,在柳絲下看來悠然自得極了:不見頭,只見兩角,和後面那個肥壯屁股。見尾不見頭,就出了「歸」意。整幅畫構圖簡單,不過寥寥幾筆,倒讓我讀出另一點意思來。牛雖勞累竟日,也有無掛無牽,無求自得的一陣子,此時此刻就再非耕奴。這幅歸牛圖可不妨題為“Kissmyass!”。
國畫的牛多見,卻少見這般氣派的牛。你看筆耕族可不是耕牛?但難得有屁股朝向人的氣派,十九都要為兩飯折腰,臉背不過去。我倒不是說齊白石不賣畫,能以風骨當米下鍋,只是羨慕他賣畫比我們賣文賣得有格調,起碼能自定價錢,口不二價。
他家屏門、客廳牆上,都貼着畫的潤格,更聲明:「賣畫不論交情,君子自重,請照潤格出錢」。又:「絕止減畫價,絕止吃飯館,絕止照相」。他還在大門上貼過這樣的告白:「畫不賣與官家,竊恐不祥」。這告白叫我想起那歸牛的屁股。
真企望有天也能像齊白石似的,在大門口貼上這樣的潤格:「每字十元,千字起計。小說散文,一律同價。官家慶弔,馬屁文章,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