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除淨 港股受壓成交縮<br>國企股逆市升1.6%

滙控除淨 港股受壓成交縮
國企股逆市升1.6%

【本報訊】港股昨日連續第二天調整,恒指微跌33點,收報10475,成交仍然暢旺,稍減至120.98億元。不過,國企股逆市造好,國企指數回升51點或1.61%,收報3243。
恒指成份股昨日只有6隻股份下跌,6隻不變,其餘全部上升。不過,由於重磅股滙控(005)及中移動(941)下跌,壓低恒指。滙控昨日除淨,股價下跌0.128元,收報99.5元。中移動因7月上客數據欠佳,微跌5仙,收報19.25元。今天公布業績的長和系靠穩,長實(001)及和黃(013)分別升0.46%及1.4%,收報54.5元及54.25元。

百富勤看好地產股
本港旅遊業復甦,經濟有望自谷底回升,市場憧憬與本港經濟關係密切的本土概念股受惠,股價展現升勢。東亞銀行(023)及恒隆地產(101)續創新高,前者收報18.3元,升2.52%;後者收報8.85元,升1.72%。
法巴百富勤發表以「7年豐足及7年飢荒」為題的研究報告,指香港經過90至97年的經濟繁榮及97年至今接近7年的經濟不景,現到達轉捩點的時候。報告指出,雖未有實質證據證明香港經濟已轉勢,但認為資金充裕及中國對香港的刺激港經濟方案,將會是香港經濟復甦的催化劑。該行看好新地(016)、中銀(2388)、大新金融(440)、信德(242)等。
至於近期備受追捧的國企股昨日大幅波動,國企指數先由前日的3191升至3252,但中午則急跌至3177,午後又反彈,最後收報3243點,波幅達80點。
首域投資(香港)高級基金經理劉國傑表示,近日國企紅籌股升幅較大,似有過熱現象,但預期長線仍可看好,因為該類股份股價已有實質盈利增長支持,而增幅更與內地生產總值同步。他預期,中資股以消費主導的股份較吸引,如駿威(203)、創維(751)等。

每日成交兩年來最多
另外,港交所(388)公布,聯交所7月每個交易日平均成交額達98.99億元,為01年6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另外,聯交所公布7月市場參與者佔有率數據,以中小型證券行為主的C組經紀行,佔有率連升3個月,由6月的17.75%升至18.88%,為去年7月以來最高;B組經紀佔有率由33.87%升至34.25%;以外資行為主的A組經紀,則由48.38%跌至46.87%。數據反映近月港股成交暢旺,而炒賣港股的散戶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