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及工聯會有一點共同特性,就是涉及危害基層利益、打工仔利益的時候,他們會第一時間組織抗議,予人肯為基層請命的形象,但到時到候,又會靜靜地轉軚,支持政府。
公屋應否依循高院的判決而減租的問題上,民建聯高調支持居民,當年有份修改這條法例的陳鑑林更是帶頭示威,希望借此修補他在二十三條上的負面形象。
但消息傳來,房委會會利用行政的權力,修改公屋租金的計算方法,將管理費及差餉剔除於「租金」定義範圍之外,又將住戶少報的年終酬金、花紅等,計算入「住戶入息」之內,更將公屋中約有五分之一的綜援戶剔除。
於是乎,在一輪數字遊戲之後,中位數會由百分之十三點八急降至百分之四點九。到時曾要求房委會立刻減租三成的民建聯,又會是甚麼立場?理論上房委會不單不用減租,還可以加租,民建聯會「依法」支持嗎?
選舉在即,民生問題上所有政黨都會企硬,拖得幾拖,過了選舉,就是另一回事,所以公屋居民不必高興得太早。公屋減租,非公屋居民大多不會支持,於是又是一個分化社會的議題,董伯政府不會有真正壓力,又再次拉一派打一派可也。
只是,對部份富戶,幾百元的租金減免與否,問題不大,但一些低薪打工仔,租金與交通費已是工資的一半,乾脆拿綜援的誘惑大大加強,不減租只是解決房委自己的問題,不是社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