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華燈初上,香港這個「不夜城」裏卻有不少男男女女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他們放不下的,有工作問題、有感情問題、也有家庭問題,腦中的思緒總是在團團轉,難以放鬆心情去與「周公」會面。有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港人的睡眠問題嚴重,「唔夠瞓」情況普遍;可以「一覺瞓到天光」的人不多。 記者:蔡元貴、譚暉
【本報訊】據一項比較香港、上海、台灣三地市民睡眠質素的調查顯示,九成受訪的港人都覺得自己有睡眠問題,其中女性佔百分之九十四,男性佔百分之八十七。最普遍的睡眠問題是睡眠不足,超過六成人有此問題。另外,調查也訪問了上海人及台灣人,除了上海較多人有多夢的問題外,其餘各種睡眠問題,均以香港人最為嚴重。
該項調查由個人護理產品生產商Boots委託市場調查機構A.C.尼爾森進行,在港、滬、台三地各訪問了逾四百名市民,總受訪人數為一千二百三十九人。結果發現,除了睡眠不足之外,香港人最嚴重的睡眠問題是失眠,佔五成半;另外又有五成人表示多夢,而易醒及淺睡的人也有四成。
覺得自己失眠的人,以女性較多,其中以家庭主婦及失業或退休人士的問題尤為明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副教授李誠指出,全世界調查失眠的報告均是如此,有睡眠問題的人總是女性佔多數,比例是二比一,原因不明,這可能與女性生理條件有關,也可能是由於女性社會地位普遍較低,事實上,女性企圖自殺的個案也較男士為多。
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主管梁冬陽指出,女性睡眠問題源自外在及內在因素。內在因素是更年期令荷爾蒙失調,導致夜間出汗、失眠等症狀。家庭主婦易患失眠,是由於外在的家庭壓力,例如感情問題、子女問題等,加上她們生活圈子較窄,有不愉快事難以找人傾訴,故形成抑鬱症等情緒病,引起失眠。梁冬陽說,多做運動如耍太極、游早水等,不但可以鬆弛神經,也有助擴闊社交圈子,是消除精神問題的不二法門。
失業人士易受失眠困擾也可以理解。李誠指出,失業導致經濟壓力,找不到工作,自信心下降,就容易引致情緒病,失眠就是情緒病的症狀。他建議失業人士,就算未能就業也應該做點義工,擴闊社交空間以紓緩情緒問題。
另外,調查又顯示,香港人睡前最愛看電視、刷牙洗面、閱讀及玩電腦。李誠說,睡前半小時不應進行任何刺激的活動,包括做激烈運動、吃辣東西等等。他並不推薦人看電視,因為即使是沉悶的粵語長片,其間播放的廣告也容易刺激思維;看書則最好不要看鬼古等刺激性讀物,也切勿在睡前打機,否則把思想帶上床,就難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