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匯應持續走弱

國際視野:美匯應持續走弱

隨着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繼續為投資者增添信心,加上人們對下半年經濟增長步伐加快充滿憧憬,美元好友遂發難,將美滙逐步推高,不少滙市分析員更指美滙弱勢已然結束,升勢可以持續。
可是話口未完,美國密歇根大學調查報告有意外結果,在人人期待並以為數字應與該大學早前估計的91.4沒甚出入之際,8月份消費情緒指數卻由7月的90.9下跌至90.2,背馳的原因是找工作困難和憂慮利率上升或要緊縮開支。
消息一出歐元兌美元從1.1056急升上1.1160,美元兌日圓低見118.40,兌瑞郎則從1.40關口前滑落至1.3880,只有兌英鎊跌幅沒有擴大,皆因首相貝理雅身邊之所謂親信個個「周身蟻」,武器專家凱利(DavidKelly)之死惹出個「大頭佛」。
貝理雅在最近的民調中只得24%人相信他沒有「作大」(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大多數人投不信任票,如此則這個政府已岌岌可危,投資英鎊及英鎊資產存在着所謂「政治風險溢價」,鎊滙暫不宜沾手。

布殊格老不會冒險
另一個加速美元(兌歐元)回落的原因,是德國ZEW協會8月份投資情緒指數由7月的41.9急升上52.5,遠勝市場預期的46.0,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美元又哪有不受壓之理?那麼美元又何去何從?滙市人士一廂情願說成美國經濟加速復甦,通脹必將來臨、利率趨升,未來只有加息,遂應看好美元云云。筆者認為,儘管有理由相信美國經濟將逐漸好轉,但並不代表美滙便應穩步上揚,美國是否已完全擺脫「不受歡迎通脹下跌」威脅,目前仍言之過早,「布拉格」斷不會冒險讓美滙回升,故此結論是:歐元被迫走強,日圓相對疲弱,英鎊難測,瑞郎跟歐元走,至於澳紐加元嘛,不掂也罷!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