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重要經濟數據只有今天公布的新屋興建和銷售,假如再創新高,必將刺激股市上升,不過因為餘下時間沒甚gimmick可利用,小心大戶趁好消息出貨,令市況出現調整。
從基本因素分析,人們有理由相信美國經濟應逐步向好。全球最大重型機械製造商Caterpiller最近1季盈利錄得增長1倍,著名建築器材製造商Deere&Co上季銷售數字上升29%。歷史告訴我們,當生財器具銷售上升,即企業願意增加資本開支或投資,意味經濟最差的時刻已成過去。
此外,密歇根大學8月份消費情緒調查報告,因上周四大停電影響而推遲至今日才公布正式統計,預料與先前的估計無大出入,即由7月的90.9上升至91.4。光從7月份零售銷售增長創4個月以來最高水平,以及全球最大零售連鎖店沃爾瑪上季多賺15%,美國消費情緒保持高漲,又豈是無迹可尋?佔GDP70%的消費開支沒有回落迹象,經濟又差得去邊?
就業市場方面,儘管失業率依然高企於6%以上,可是新申領失業援助人數卻連續4周低於400,000人這個「惡兆」關口,顯示就業市場已略有改善。更重要的是,政府為刺激經濟不遺餘力,無論增加公共開支(包括國防和國土安全)或大幅退稅,都會對經濟產生「乘數效應」促進增長,還有出口數字有可觀的增幅,貿赤收窄,信心增強。人們從上述可以看到經濟學上以「支出面法」計算GDP的C+I+G+Ex-Im今年內若瓣瓣錄得增加(除了進口),美國經濟嘛……
本欄於8月2日指「布拉格」兩位高人「部署周詳、力挽狂瀾」又豈無根據!?
*註:C=消費開支 I=企業投資
G=政府開支 Ex=出口 Im=入口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