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人民幣升值壓力

因應人民幣升值壓力

隨着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滙率升值的呼聲愈益強烈,中國政府和有關當局最近採取了一系列因應措施。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二○○三年八月五日趁會見到訪的美國花旗集團董事長、前美國財長魯賓的機會,向國際社會明確表示中國政府將保持人民幣滙率穩定。溫家寶表示,人民幣滙率保持穩定,不僅有利中國經濟和金融持續穩定發展,而且有利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金融穩定發展;從根本上說,也有利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

終將由市場主導
幾乎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戴根有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中國央行正在草擬人民幣滙率新機制,這將是對現行機制的重大修改,目標是建立一個更靈活、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的人民幣滙率機制。
幾乎同時,中國內地媒體披露,中國政府決定調低企業出口退稅稅率,平均將調低百分之四。

這三「招」概括起來便是,既堅持目前的人民幣兌美元滙率水平是大體適當的,又對國際上要求人民幣滙率升值的壓力作出一定的積極回應。關於修訂人民幣滙率機制的公開宣示,是給國際社會一個預期,即:人民幣滙率終將走向由市場供求力量來主導,這意味着人民幣將朝着可自由兌換的目標堅定地向前進,意味着中國內地的人民幣市場和外滙市場都將對外資和外資金融機構開放。關於出口退稅稅率下調,則是以財政手段來回應美國等西方國家關於人民幣滙率偏低而導致中國外貿巨額順差的批評。美國朝野普遍聲稱,人民幣兌美元滙率偏低使中國出口取得不合理的價格優勢,從而使中美貿易順差在二○○二年高逾一千億美元。出口退稅率平均下調百分之四,將使中國對美出口的價格優勢明顯地打折扣。

然而,這一切不能消除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壓力。美國經濟複甦欠穩,尤其債券市場呈牛市向熊市逆轉,近兩年來支撑個人消費的樓市可能隨按揭利率大升而逆轉,使外貿對經濟複甦更顯重要,美國要求增加對中國的出口。美元自二○○二年以來跌勢不止,人民幣對其他貨幣也隨之而下跌。因而,美日及其他國家要求人民幣兌美元滙率升值的壓力將有增無減。中國外長李肇星在二○○三年八月十一日在東京表示,面對各國希望人民幣升值的聲音,中國會根據實際情況,以負責的態度來處理,做出有利國際社會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