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買華能不如起間電力廠

投資學堂:買華能不如起間電力廠

上周美國東岸大停電,引致當地一片混亂,幸好不是恐怖分子所為,否則問題更大。由於停電與恐怖分子無關,故並沒有對美股構成壓力,上周五是美國股票期權及指數期權等到期日,一般情況下美股皆會較波動,但由於上周大部份市民無暇入市,令美股市況「出奇」的平靜,交投極之疏落。
從美國大停電一事,筆者忽然想起國內某些省分,電力供應也頗緊張,亦可能有停電的危機,於是產生興趣去翻查國內電力股的資料,無意間看到HSBC證券就國內電力股的研究報告,報告中談到華能國際(902),其中有一點頗有趣,不妨跟大家一談。
華能今年上半年盈利增幅為28%,較市場預期高,但該報告仍建議減持華能,其中一個頗有趣的原因是:購買華能股份,不如重建華能發電所有的電力廠(CheapertorebuildallpowerplantsthanbuyHuanengPower)。
3大國內電力股華能、北京大唐(991)及山東國電(1071),以它們近日的市值計算,華能每1兆瓦(MW)的生產力市值為540萬元人民幣,北京大唐發電每1兆瓦的生產力市值為380萬元人民幣,山東國電每1兆瓦的生產力市值為330萬元人民幣,可見以發電的市值計算,華能發電是三者之中最貴,高出其他兩股逾40%。
基本上,華能、北京大唐及山東國電這3股的歷史PE,依次序分別為16.5倍、17倍及11倍,故若以投資者常用的PE來分析,雖然華能發電的PE略高,但並非很高。可是若以上述發電的市值計,則是很高了,以目前國內興建發電廠的成本計算,每1兆瓦(MW)的生產力約為400萬元人民幣。

二三線銀行股未炒完
近期中央連番出招,刺激香港經濟,希望可令這金鵝再生金蛋。在多項拯救本港經濟措施中,早前簽署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雖然港貨進入內地可享的優惠,要待明年1月才開始實施,但其效用已漸浮現,好像在本港開業已久的老牌英資渣打銀行,據報道為符合「香港公司」的要求,近期也考慮在香港註冊,以便享有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下的優惠。若連大型銀行也如此做,相信必可起牽頭作用,吸引在港的其他外資公司效法。成立香港公司,對辦公室及人手有一定需求,有助紓緩近期空置的商業樓宇及失業大軍。
假若渣打真的考慮成為香港註冊公司,相信很大機會併購一些小型銀行,故料二三線銀行股仍未「炒完」。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