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無記載<br>首次發現白腹海鵰有「外遇」

文獻無記載
首次發現白腹海鵰有「外遇」

小說中的神鵰有情有義,外表高傲,原來在香港也可一睹鵰兒的真面目。漁農自然護理署首次調查白腹海鵰在港的生長情況,發現僅有三十九隻,分布全港沿海地區。這種外表清高的海鵰,平時只吃死魚,甚至搶吃其他海鳥的食物,研究員更首次發現崇尚一夫一妻制的海鵰竟有「外遇」。
全球列為瀕危生物、數目逾一萬隻的白腹海鵰屬大型猛禽,展翅時翼長兩米,體重約二點五至三公斤,頭、腹和翼下為白色。漁護署於○一年底至今年五月期間對白腹海鵰進行調查,發現全港約有三十九隻,包括二十三隻成鳥和十六隻幼鳥,「已婚」築巢繁殖的有八對。近年白腹海鵰在港的數目達到高水平,有的更在繁忙的維多利亞港及馬路旁出沒,築巢密度可媲美人煙稀少的澳洲,顯示牠們已適應香港都市化的環境。
目光銳利的白腹海鵰最愛站在樹頂瞭望自己的「水域地盤」,搜尋一公里內的水面獵物。別看牠們一副「不吃人間煙火」的樣子,其實食糧一點都不矜貴,常吃的包括死魚,有時甚至恃着龐大身形強搶魚鷹、麻鷹和蒼鷺等鳥類的食物。參與研究的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詹肇泰笑言:「咪睇佢哋個樣好型,其實食啲嘢好渣。有次隻白腹海鵰死追住隻麻鷹十分鐘,直到麻鷹嘔番啲食物出嚟先放佢走,麻鷹本身都係食死魚,佢重要係食麻鷹啲嘔吐物。」
白腹海鵰一向被視為奉行終身伴侶制,可廝守達四十年之久,但研究期間首次在西貢一個小島的樹上,發現一隻雄性海鵰入侵另一對海鵰的鳥巢。雖然該對海鵰已有愛情結晶品,進入孵蛋階段,但該雌性海鵰仍接受入侵雄鵰「追求」,有一次甚至在海鵰爸爸前交配,令海鵰爸爸立刻飛上前阻止。親眼目睹的詹肇泰坦言:「當時同個同事都呆咗一吓,外國文獻都未有咁嘅記載。」他認為,這種與非配偶交配的行為,代表西貢海一帶的白腹海鵰成鳥數目和密度很高。

多在東部水域出沒
本港的白腹海鵰最多在本港東部水域出沒,市民帶備望遠鏡,可在西貢碼頭、水塘及郊野公園發現其蹤影。詹肇泰授予觀鳥心得說:「企喺樹頂,大大隻,心口向外,個肚白色嘅就係嘞。」
記者徐岱靈

白腹海鵰喜在大樹高處築巢,在冬天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