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代鮮有軍人干政這回事,軍人退出行伍後參政的卻不少──四十年代的五星上將馬歇爾後來就當上了國務卿,二戰後把瀕於經濟崩潰的歐洲從漩渦中救出來的「馬歇爾計劃」,就是出自馬帥之手。二戰元勳艾森豪威爾退役後先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之後競選總統成功,五二年一幹就幹到六○年。四十三年了,將軍參政一直是絕響。
明年又是美國大選年,共和黨口徑一致要小布殊連莊;民主黨卻連一個像樣候選人也沒有,於是有人向外打主意,最新的目標是剛卸任不久的北約聯軍前最高統帥克拉克(WesleyClark)。五十八歲的退休四星上將克拉克是西點軍校一級榮譽畢業,打過越戰;最厲害的是他以「羅茲學人」身份到牛津大學深造,堪稱是文武全材的儒將。
由於軍隊國家化及文官掌軍權的傳統,美國軍人幾乎是完全不沾政治;不過,誰都知道將軍們都極討厭政客,認為就是這幫人把國家搞得亂七八糟。
因此,即使像波斯灣戰爭聯軍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將軍這樣受歡迎的人,也是先天上有政治潔癖,婉拒邀請出馬角逐總統;所以,倘若克拉克像《波士頓環球報》所說的會在九月參選,那就會是艾森豪威爾以來的第一個退役將領正式競選總統。
艾森豪威爾挾大戰英雄身份角逐總統成功,很大程度和當時的冷戰背景有關,可是,今天美國要一個退役將軍來治國嗎?答案當然是「不」。克拉克若出馬,就要向美國人顯示,他不是一個當了三十六年兵的人,而是一個能帶領美國的行政總裁。克拉克在宣傳戰上的定位若仍是四星上將,足以令民主黨在大選中再次折戟沉沙,這一點,民主黨必須要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