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措施不實際 置貸申請大跌<br>孫明揚托市反嚇怕準業主

恐措施不實際 置貸申請大跌
孫明揚托市反嚇怕準業主

【本報訊】沙士疫潮過後,百業蕭條情況逐漸得到改善,政府推出的置業資助貸款計劃申請及落實置業數字也有平穩增長,但房屋及地政規劃局局長孫明揚於本月初「出口術」托市後,申請數字竟不升反跌。有地產代理人士慶幸整體樓價未被拖低,但擔心若政府計劃中的救市措施未能如期推出,會令市場進一步萎縮。 記者:羅少玲

今年初推出的置業資助貸款計劃,截至本月十二日共接獲八千六百多宗申請,以白表申請居多,距離首年一萬個名額的目標不遠,當中有六千二百多個申請已獲批准,逾二千個申請者更已利用貸款置業。

買家寧願靜觀其變
中原地產代理市場資訊及研究部高級經理黃良昇指置業情況增加,是反映今年六月初的情況,當時正值沙士疫潮減退,取得批准書的申請者早已有心水盤,所以疫後立即入市。
不過,孫明揚於本月初透露政府將於今年十月公布深化穩定樓市的措施,例如考慮放寬七成按揭、減印花稅等,企圖「出口術」救市,但「口術」一出,反嚇怕市民,令他們減低置業的意欲,七月份每個星期的置貸新申請一直維持約三百多宗,但本月十二日前的一個星期卻急跌至只有三十六宗。
黃良昇表示,孫明揚「出口術」後樓市立即「靜晒」,估計是因為「口術」予人不切實際的期望,就是政府救市、樓價會上升,結果未申請者因擔心樓價上升而打退堂鼓,另一方面業主反價也令買家持觀望態度。
他指買家現時已經不起樓價急速上升壓力,加上放寬樓按及減印花稅等救市措施能否順利推出,仍屬未知之數,市民仍在觀望,故買家寧靜觀其變亦不急於置業,他擔心最終救市措施胎死腹中,又令樓市再次變成一潭死水。

置貸入市跌六成七
另外,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首七個月利用政府置業貸款入市的成交共三千一百二十一宗,較去年同期大減六成七。香港置業分析,目前已錄得的三千多宗置貸入市個案,近六成購入樓價八十萬至一百五十萬元的物業,其中七成單位面積為五百至八百方呎。美聯物業指逾八成貸款客購買二手樓,其中百分之五十七屬私樓,百分二十六為二手居屋,購買一手樓的僅佔一成七。
雖然購買新盤的不足兩成,但二十個最受置貸客歡迎的物業,以新盤將軍澳廣場居榜首,成交宗數達一百二十宗,其次是天水圍嘉湖山莊,錄得七十三宗;新盤長沙灣泓景臺排第三,成交三十七宗。只有兩居屋擠身首二十位名列,分別為觀塘曉麗苑及馬鞍山錦豐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