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資金滾滾來<br>星期日專題:「自由行」救港經濟

內地資金滾滾來
星期日專題:「自由行」救港經濟

我們到外地旅行都喜歡購物,看到值20元的貨品,在當地只售10元,便會大手購入,不理會這貨品可能只值5元;如發現有未見過的新產品,更會大破慳囊。近期我們看到在港大量購貨的內地旅客,「自由行」政策,更會令這類「人民幣熱錢」大增。 記者:羅綺萍、陳健文

來自北京及上海的自由行旅客將於下月湧港,廣州、深圳及珠海的自由行旅客更提前於下周三(8月20日)殺到,將會為香港金融業帶來更多熱錢。
大福證券執行董事李耀榮指出,現時該行已吸納了約4000名內地客戶,他預期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的自由行,會帶來更多投資者,投資額會更大。

內地熱錢流入股市
「以往內地客跟團來港,導遊唔會帶他們到證券行或者銀行,現在他們以自由行方式來港,頭兩日去參觀或者飲飲食食,之後會有時間上來開個戶口,跟我們的經紀傾傾,內地人資金充裕,他們會存入一筆款項在其戶口,然後回家鄉,透過互聯網買賣,間中再來港在戶口存款或者提款。」
李耀榮說,「現時已是非正式的北水南調」,雖然透過個人戶口投入港股,規模不算大,但已是近期國企紅籌炒得火熱的主要原因,他預期仍會升溫。「內地人最鍾意買國企紅籌,特別是那些有A股的,因為他們知道是甚麼公司,另外他們喜歡買香港大藍籌,因為內地無。」

H股受惠全線向上
據本報統計,28隻同時有發行A股的H股,今年以來股價全線上升(見表),累計升幅由17%至216%,其中馬鋼(323)便升了216%。
證券行以經紀及孖展服務為招徠,銀行則以「一條龍」服務取勝,內地金融業不能「混業經營」,即銀行、證券及保險要分開,但香港則無限制,成為香港另一強項。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副總經理關浣非指出,該銀行總行在上海,在內地有大量分行,令旅客有信心,因為旅客在港開戶後要「遙遠控制」,所以會傾向選擇較著名及穩健的銀行。他說正研究能否令內地發出的「太平洋卡」,在港也能通用,吸引更多自由行旅客在港開戶。

自由行可以吸引更多中產及商務客來港。 資料圖片

大福證券李耀榮說:「內地客開戶,必買國企紅籌。」 資料圖片

萬寧為搶內地客,持證者有九折優惠。 程志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