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誰給胡錦濤上課? - 伍東

盡論中國:誰給胡錦濤上課? - 伍東

胡錦濤自去年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已先後七次邀請十五位學者為政治局成員上課,講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問題。這十五位「國師」級學者中,最年輕的是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張西明,年僅三十八歲。
張西明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熊澄宇,上周二為政治局講解了「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和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張西明目前正主持「美國政府與媒體關係」研究課題,熊澄宇則就WTO對中國傳媒的衝擊有深入研究,這些或顯示胡錦濤、溫家寶正思考內地傳媒改革的方向。其中,張西明獲選為「國師」,更顯胡、溫改革的決心。

15「國師」講政經軍事
內地九八年出了本轟動一時的禁書《政治中國》,收錄了李銳、劉軍寧、何清漣等自由派學者論述政治體制改革的文章,其中包括張西明的《新聞法治與社會發展》。
張西明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目前的新聞媒介無不隸屬於各種各樣的黨政部門,不但難以公眾媒體的姿態對社會生活進行廣泛、經常和制度化的輿論監督,而且容易成為主管主辦部門昭顯政績、隱惡忌醫的自我宣傳、自我保護工具。」
官辦傳媒的弊端時至今日並未革除,而且與胡溫新政格格不入。近幾個月,廣州《二十一世紀環球報道》、《北京新報》停刊,《財經》、《經濟觀察報》、《中國經濟時報》等報刊被整肅,一連串傳媒事件,與胡溫新政開明、親民的形象悖道而馳。

提出推動傳媒改革方向
顯然,當胡錦濤喊出「齊步走」的口令時,中共宣傳部門的主管官員仍在十字路口觀望,甚至於向左轉走回頭路。要改變現狀,單純依靠中央指令,只會落人窠臼,並不是胡、溫樂意所為,他們尋求的應是體制上的突破。
在這種情況下,主張中國傳媒整合「核心是打破壟斷」的熊澄宇,強調加快新聞立法的張西明,能夠為中共高層講課,直接闡述其見解,無疑將為胡、溫推動傳媒改革提供戰略性的思路。
事實上,新聞立法早在一九八○年代初已提出,在胡耀邦、趙紫陽時代積極研討、草擬,基本形成了框架,但江澤民主政後,這一工作反而停步不前。在胡、溫新政下,內地新聞界正期望能有所突破。

逢周六及周日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