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人民幣升值弊多於利

平心而論:人民幣升值弊多於利

談論人民幣升值的話題,最初是由客觀數據引起的,例如連年不斷擴大的貿易盈餘,大量外來投資資金湧入,以及持續的經濟增長勢頭。
隨後有些國家財長和經濟學者,基於政治原因,利用這些數據,公開催促人民幣升值。這些此起彼落的聲音,加上那些利好中國的數據仍在,於是引來大量游資湧入中國,目的是發一筆升值財。
這些游資極可能有部份是中國企業或個人存放在國外的資金,也有部份是海外華人得聞風氣之先,預先滙回老家等升值。這些人的發財行動正是經濟學上所謂的「理性預期」(rationalexpectation)。但這些人的理性舉動令更多資金蜂擁回國,據估計,在過去半年,這類資金有300億美元之巨,這些資金的投入無疑加深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人民幣的升值可能短期內對那些跟中國競爭出口的國家有利,但長期來說,對整個世界的經濟和貿易發展有害。理由如下:
(1)人民幣升值令其出口工業增長放緩,直接導致減少工業原料、機器、石油、電子零件和汽車等入口。同時因為出口放緩、工人收入減少,也影響國內消費,近年很多入口貨物和原料是為供應內需而增加的。事實上,近年數據顯示,中國自加入WTO以後,入口貨物的增幅已超過出口了,例如輸入中國的鋼材,在今年首7個月已比去年增加了80%,達3千萬噸;同樣機器入口也增加了50%,所以人民幣升值只會減少入口。

美債孳息可能大升
(2)中國出口物美價廉的產品,除了幫助改善那些貧窮國家的生活質素外,也同時幫助發達國家如歐美等保持低通脹。此點對面臨通脹威脅的美國最有幫助,如果人民幣升值,美國的通脹局面便會變壞。
(3)現在中國每月都買進達100億美元的債券,如果中國出口減少,美國那些天文數字的赤字便少了一個主要融資者。不要忘記,中國現在是繼日本之後成為第二個最大的美債投資者,如果中國真的減少買美債,甚至在市場出售手頭債券,那麼美國長息必起,這對美國經濟復甦害處很大。

中國通縮威脅加劇
(4)對中國而言,人民幣的升值令所有入口貨品價格下跌,直接增加了已有的通縮威脅,如果通縮形成,便會嚴重影響國內經濟增長。中國政府有見及此,過去數年不斷投放數以千億元計於基建工程,冀能消除通縮,但儘管如此,通脹率只能保持0.3%而已。如果人民幣升值,極有可能導致通縮,一個因通縮而導致衰退的中國對誰都不利。
以上數點雖然言之成理,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還是揮之不去,中國政府也不能單靠口術,或是發表一些專家文章把問題解決。相信一些實質的措施還是要做的,例如最近經常提及的減少出口退稅以便選擇性地紓緩過份出口、容許國內外商拆借美元以便減少美元進口,又或者鼓勵國內民眾用外幣到國外購買債券或股票等,這對紓緩人民幣升值有一定幫助,值得考慮推行。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李庚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