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往觀塘採訪,順道逛逛某工厦的一「剔」牌特賣場。該舊式工厦電梯乃半自動式;而該厦則聘有一年近半百的「電梯女郎」,替乘客開關鐵閘。
進電梯後,見瘦弱的她滿頭大汗,便問她辛不辛苦;從苦笑中,我知道問得多餘;但接着苦笑卻變成一臉滿足:「後生仔,我一日要企十一個鐘,開開閂閂幾百次,點會唔辛苦。但係自己知自己事;書讀唔多,又一把年紀;𠵱家咁難搵嘢做,我有份工好心足囉。」
說得輕鬆,背後卻是飽歷滄桑的智慧。今天人浮於事,仍有人好高鶩遠,只怨社會不公;鮮有能審時度勢,為自己找個最理想位置的年輕人。雖然銅像只得一個,但下面的基座卻要由千萬顆石子組成;只要不妄想去做那高高在上的銅像,當一顆踏實有用的石子絕不難。
正如上年以第三十五選擇加入騎士、杜克大學出身的布沙,雖無師兄灰熊柏迪亞和快艇白蘭特的天份,但藉夏季聯盟的苦練,加上清楚自己定位;今天布沙已成為扛起「銅像」勒邦占士最不可或缺的基石。樹大招風,也許十年八年後,仍在聯盟生存的會是基石而非「銅像」呢!
文:仙道彬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