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當砍柴枱 專家證實已失效<br>「祖傳」戰前炸彈惹毒氣彈驚魂

數十年來當砍柴枱 專家證實已失效
「祖傳」戰前炸彈惹毒氣彈驚魂

【本報訊】日軍侵華期間在黑龍江留下的毒氣彈,日前發生洩漏傷人事件,恐慌蔓延至香港。將軍澳馬游塘村有村民幾十年來將兩枚戰時炮彈種在地上當作砍柴枱之用,一名村民日前觀看電視新聞,忽然覺得該兩枚戰時炮彈與日軍的毒氣彈十分相似,至昨日決定報警。警方大為緊張封鎖現場處理,拆彈專家將炸彈拔出研究,證實炮彈已失去效能。 記者:周志鴻、潘志能、簡明恩

被疑是毒氣彈的戰時炮彈,兩枚都是二十四吋長、直徑六吋,分別被倒轉種於馬游塘村一○二號村屋的前後空地,深入地底十八吋,底部露出六吋。據五十一歲屋主李志成表示,他自小便見到這兩枚炮彈的存在,祖父用它作砍柴枱或放置物件,亦曾將它取出,知道是炮彈物體,但深信已沒有殺傷力,因此一直沒有理會它。
另外,據馬游塘村的曾村長表示,在二次大戰期間,馬游塘村曾是游擊隊的總部及日軍駐守地方,不時受到轟炸。戰後初期,村民經常撿拾炸彈殼作爛銅爛鐵變賣,當時生鐵一毫子一斤,而銅則三元一斤;今次事件中的兩枚炸彈是當時變賣的「剩餘物資」。

封鎖方圓100米拆彈
李志成表示,該兩枚炮彈幾十年來一直無人理會,及至日前他看電視新聞時,獲知日軍於二次大戰時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留下的一批芥子毒氣炸彈發生洩漏,並引致多人死傷,而該批毒氣彈據稱共有一萬枚,現時只尋回二千枚,尚有八千枚不知去向。李先生突然「心血來潮」,覺得屋前屋後的兩枚炮彈外形很像日軍毒氣彈,擔心一旦洩漏,後果堪虞。
連日來,李先生寢食不安,直至昨晨十時終於決定報警,警方接報後亦十分緊張,立即派員封鎖現場方圓一百米地方;約五十名村民需要疏散。警方並召消防員拉喉戒備,稍後警方爆炸品處理組人員到場,小心翼翼利用風炮、鐵鉗等工具將兩枚炮彈從地面拔出,經檢查後證實是戰時英國使用的炮彈,裏面雖然藏有火藥,但經已失效,沒有危險性,事後搬走處理。

馬游塘村的英製炮彈,村民曾利用平坦一面當作砍柴枱。

兩枚二次大戰時遺下的炮彈距離只有三十多米(紅圈示)。 簡明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