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看《月宮寶盒》就對地毯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代表地毯的國家是波斯,也就是當今的伊朗。大家對波斯的產品有信心,就像瑞士手錶一樣。
地毯的製造地域分佈得很廣,從土耳其到中東諸國、印度巴基斯坦、中國蒙古,北部到巴爾幹,但最值得研究的還是波斯。
地毯是伊朗第二個最大的生產。第一是石油。全國六千萬人口之中,靠地毯業為生有六百萬人,包括了養羊、搓線、染工、織工和銷售商。
再挖深一點,波斯分成幾個著名的產區,包括了:Tabriz、Karodja、Serab、Meshkin、Ardabil等,各有特色,熟行一看就知。當然,要經過無數的受騙和失敗,才能成為專家,其實每一種藝術都是一樣的。
收藏波斯地毯,還分古董的或近代的。前者圖案簡單,皆出於流浪民族之手。織工非職業性,多為家庭婦女,織來自用或送親朋戚友,不作商業用途。古董地毯更有趣的地方是染料都是天然的,礦物質居多,但也有動物的,像那種極鮮豔的紅色,就是來自「胭脂蟲」,中國人稱為「洋紅」。
古代地毯的好處在於工細。織結以一英寸來計算,有四百個結已經算上上等,但也有一千兩百結的。圖案千變萬化,細的有如人腦神經線,令人歎為觀止。
對地毯一知半解的人,以為在不同角度看,顯出各種顏色和光暗的就是好的,其實是順毛和逆毛在作怪。高級的地毯,織結很密,是不會發生這種現象的。
各位如果對地毯也有好奇心,書店中有許多參考書,也可到專賣店去跑,不一定要買,只問可也,問多了,就學到東西,學問學問嘛,不問,怎麼懂得那麼多?